两年前在川西贡嘎青旅里翻到孟非老师的自传《随遇而安》,里面有大篇幅描写他早期到新疆拍纪录片的记录,他写到:“新疆,我的第二故乡,带给了我永生难忘的体验。新疆,成了我人生经历中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里面关于那片土地的描写神秘而动人
那时,就在我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我此生必去新疆。
一:11點等到了日落
在赛里木湖被看不懂GPS定位的司机甩在了隧道边,他开着车唰的一下穿进隧道扬长而去,丝毫没顾及我们一同在戈壁滩上穿行一天的革命情谊
我的视线里一边是仙湖美景,一边却是我5公斤重高达半人的背包,我认命的拖着背包按照GPS显示的方向前行,10分钟后,我发现定位竟然在湖中央!(这时候明白司机甩下我的原因了)
没抱希望的联系了客栈老板,没抱希望的原因是当时虽然太阳还当空照,但时间显示已经是北京时间9点一刻,而且我定的是客栈里最便宜的一个床位,老板不可能还提供接送服务
但让我意外的是十分钟后,一辆最老式的黑色大众车出现在我的眼前,老板从车里走出来,黝黑的皮肤,圆顶小帽,50岁左右典型的新疆人的形象。
接过我的背包塞进车里,沿着湖边公路开了接近5公里到了一处雪山下的小房子,我知道今天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虽然奔波一天,但我还是受不住周围景色的诱惑当下行李就往外跑。想爬到山顶去拍雪山;想去呼吸雪山吹过来的冰冻的空气。
我爬到山顶时刚刚夕阳的光辉正好,是适合拍照的最佳光线,虽然没有带相机,手机也足够让我开心的拍了半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温度也逐渐下降,我裸露在外的手脚很快就有被冰冻的感觉,但此时太阳还在山顶以上的位置,我暗暗给自己打气,忍一下一定要等到看日落。
雪山吹过来的风不断拉扯着我的裙摆和围巾,夕阳西下的景色却迟迟不肯出现。北京时间11点,我在实在忍受不了寒冷的情况下离开了山顶,在归途中回头拍下了下面这张日落西山的景象。
对于11点天黑这件事,作为一个学过地理的人来说本不应该多意外,但我第一次在8点时看到烈日当空时还是小小激动了一番,后面几天里还特别好奇的问过几个当地人关于这样是否会导致作息时间不规律的问题,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工作的新疆人固定时间喝酒吃肉,有工作的新疆人工作的时间就是他们的作息表。
Ps:要来新疆的小哥哥小姐姐们,6月20日是新疆昼夜时间长短的分界线,6月20日前昼长夜短,20日后渐渐昼短夜长,而6月20日左右新疆日落的时间会在11点左右,玩不够的宝宝们是不是特别惊喜呀
二:人生最幸福的事是我不用离开故乡
能融化夜晚冰冷的永远是人心
回到客栈时老板娘已经在我的房间里燃起了火炉,看到我推门进来一身寒气就去倒热水递给我
我在客栈里转了一下,硬件是非常简陋的,草地上的几个大蒙古包,一排平房,木质的梯步到清真餐厅,餐厅的旁边是老板一家人的房间,瞄了一眼塌上整齐的放着有许多乐器,一只纯黑色的猫正躺在吉他旁边
吸引我注意的是餐厅墙上的手绘,一只栩栩如生的狼头,还有一些字符,一看就知道定是出至于专业人士,但当时大家都忙着张罗晚餐也就没好多问。
晚餐是和大家一起吃的,除我以外还有一队从广州来的母女加一个长期在新疆跑的老司机,两个刚从网上结识就一见如故决定一起旅行的小姐姐(其中一个就是周冬雨的翻版,相似度达到90%)简单的小菜配上新疆出名的小老窖,前面有提到这是清真餐厅,原是不能饮酒,但通过老司机大哥的协调(主要是给老板“哭诉”他每天都必须饮酒的习惯ོ……后面发展到他觉得一人独饮无趣……这过程之有趣,语言无法形容)然后天南海北的聊天到凌晨 2点,45度的酒精作用下,我倒头睡到了天亮。
以至于第二天我起来时,发现客栈里就只剩我了,吃早餐时问起老板娘墙上的画,原来是他女子画的,本来是美术毕业,但为了留在家乡放弃美术,和父母一起在家乡做旅游
知道这个原因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这是幸或不幸,在我眼里,梦想和爱好是不可或缺的,和生命一样重要,所以老板送我去路边拦车时我们又聊起这个话题,他当时说的话让我映像深刻,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离开自己的故乡?上天给我最大的恩赐是我能留在家乡,我的女子她也是这样认为。
然后他问起我的故乡,我的脑袋里出现了长长的长满野草的田径,婆婆爷爷的笑容
出来的第二天,我在新疆,感觉到了无边的孤寂,我想家了。
三:水流过的地方才有生命
没来新疆时衡量一个地方远近的标准是100公里,而新疆人会告诉你两地相聚500公里以内都是很近的。
这源于他们两个相邻的县之间都会相隔300多公里,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这是真理。
所以日行千里太过平常,所以我每天都在路上,最多的时间是挤在小车上昏昏欲睡,有时候窗外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持续几个小时都是这样的景色,再大气磅礴也能看得厌烦
伊犁是北疆被称为“塞外江南”的地方,天山山脉纵横如一道屏风,把恶劣的天气和沙尘暴挡在了南疆以内,但是如果你根据这个名字想象出江南小镇那你就太天真了,大部分地区还是寸草不生的山脉,炎炎夏日下,黄沙反射的刺眼光芒挑战着你的精神极限。所以你打起精神和它对抗
突然,你看到了一片绿洲,镶嵌在黄色毯子上,然后绿洲的那一片上往往有安静的村庄,成群的牛羊。
这样的绿洲隔一段就会有,慢慢就发现这规律就是有水流过的地方生机盎然,无水的地方寸草不生。
我特喜欢BBC 的纪录片,特别是《地球脉动》,里面有一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讲述靠近赤道的非洲雨季前后的对比,雨季的到来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但自己亲眼所见还是触动心灵,水是自然界中最宝贵的赐予,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去珍惜。
三:一条边界线上两种不同的生活
霍尔果斯口岸15元的费用就能办一张出境证,去哈萨克斯坦溜达一圈,还能在自己护照上多一个出境记录
所以在当地人的推荐下,我阴差阳错的也坐错车来到了霍尔果斯,顶着硕大的太阳出了一趟国门,实际是在国门溜达了一圈,感受了一下口岸边两国的贸易,海关的戒严,在国门边的国旗下感叹了下祖国的强大,吃了一个比出境证还贵的哈萨克冰淇淋就匆忙离开了
出租车上和司机聊天,就很好奇他们是否能辨认哈萨克人和国人,他的回答让我回味了好久,他说过来旅游的都是中国人,哈萨克人过来都是做生意的到这边来进货,哈萨克没有轻工业,一条毛巾进成100拿回他们国家就能卖400
而后我查资料了解到哈萨克国家提供的基础保障非常好,教育和医疗包括公共建设都是政府提供,所以,他们也不用很辛苦的讨生活,但在这条线上却呈现出相反的生活景象
不得不说,国人虽为生活奔波,但也从未放弃寻找生活的乐趣
四:我发现自己身上民族的基因
王烁老师的认知训练课上讲过一篇《民族意识的悖论》,是解释了民族这个全民都认可的观念其实是不存在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能证明不同民族在基因上有区别
但是,我却真实的感受到了我身上汉族人的“基因”。
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时我结识了我的第一个异族朋友,是一个哈萨克族人,他从新源送我到那拉提,带我到哈萨克第一庄去,从他身上可以看到这个民族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他和我一路聊起他们的游牧生活,哈萨克人没有固定的家,夏天他们随水草而居,牛羊相伴,哪里水草丰富他们的帐篷就安在哪里,冬天回到山下的房子里过冬,所谓山下的房子其实只有我观念中一个卫生间的大小
而且他们不习惯群居,都是单家独户,有些相隔几十公里都不见一个邻居,听到这里我突然替他们感到孤单,为什么明明可以聚在一起非要相隔两地呢?但他觉得这样更好,他甚至也理解不了为什么我们汉族人都喜欢群居。
让我联想到之前听过一个故事讲一个人到了天堂后,上帝答应满足他一个条件,他让上帝给了他一间房子,房子里吃穿用度应有尽有,房子外面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风景,唯独就是这里只有他一个人,刚开始他觉得这里是天堂,但十年过后他见到上帝说到“你赐给我的简直是地狱”,上帝回答道“你要的本就是地狱”
哈萨克族人的生活虽能看到绝美的风景,但无人陪伴和交流的日子真的不孤单吗?
新疆之行是我所有旅行中最艰苦的一段,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挤在车上,每天都是接近千里的路程,在漫无边际的黄沙中穿行,和不同民族不同口音的人结识又告别,也是第一次在旅行中感受到无边无际的孤寂,但也有人也说过,人生需从荒凉中走出繁华来,人生如逆旅,我们都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