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也是一种强烈情感
咪蒙的“辣鸡汤”阅读量篇篇10万+,最近的一篇文章《贴你妈的标签啊!》一出来,大家又多了一个发声口,评论中,山东、内蒙、新疆、福建、广东、四川、贵阳等全国各地的读者纷纷上墙发感慨,对贴标签这事深表痛恨。
感受下:
我们贵州人现在点蜡烛看咪蒙的公号呢!
说真的,四川熊猫竹子都占辣椒水的,不然吃不下,没什么味道。
告诉你,谁敢说我们河南人,第二天让他们有井无盖。
我是新疆人,一般人都会问,你们新疆人是不是都吃生肉,我直接回答,我们对外地来的人都直接生啃。
……
(深深的感慨中国地大物博,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虽然,我们都拒绝标签化,但是不得不承认,标签化的文章标题确实比较能带来阅读量。
这主要分三种:
1、正向
正向的是直接表达赞美、自豪、喜欢等情感,比如《昨晚,西双版纳出名了,三个视频刷爆了全世界!》、《脾气大的人,优点也多》,西双版纳和脾气大的人,会快速地对相应的文章产生认同。
2、中性
比如《和上海人谈恋爱》、《和北京人谈恋爱》、《和浙江人谈恋爱》这一系列的文章,写跟这些地方的人谈恋爱的感受,表现他们体贴、会照顾人等恋爱品质,从而表达对他们的肯定。很显然,这类型的文章受众指向性较强,而且很容易引起好感。
3、反向
反向的标题通常是用反面的语气来表达 ,从对立面先吸引读者的注意,然后文章中写的是正面内容,比如《对不起,我要去揭阳了!》这篇文章,这类的标题用反面的情感衬托正向情感,对于一些人群来说,相比正向和中性,这样的标题更有吸引力。
千人有千面,每一位读者的喜好不同,对不同类型的标题敏感度也不同,没有好坏之分,主要取决于读者群的特点,比如读者是长辈,正向标签就可能比中性标签管用。
“标签”式的标题有哪些好处呢?
1、归属感
“标签”能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近感。
举个例子。
当下,早起、运动、跑步、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热潮并且在持续扩散,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跑团、读书会等组织的衍生。如果一个人非常认可某个组织并且很想加入到其中,而这个组织中恰好有他榜样,当他加入到该组织,就会有一种被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就是“找到了组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而标签在某种程度上缩小这些差异,所以当他在加入了组织,会产生一种“与一类人或者是更优秀的人产生了链接”的感受。
微信文章标题,同样有这样的作用,比如《羡慕两种女人,你是哪一种?》这个标题,能引起许多女性的共鸣,并能把自己归为其中的一类。
2、情感表达直接
咪蒙的文章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和《致low逼,不是我高调,而是你玻璃心》就是大胆地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却又不太敢直接表达的情感倒了出来,那些深有同感的读者, 读完文章后怎一个爽字了得。
3、社交性
标题能带来阅读量,但更好的是能带来传播量。社交性的标题就比普通叙事性标题,比如《羡慕两种女人,你是哪一种》这个标题换成《这两种女人最受人羡慕》,显然前者的社交性更强,更容易被传播,“标签”有这种社交性。
实际上大家对“标签”这个词很反感,不喜欢被贴标签,因为觉得没有被“尊重”。如何能用标签化写出读者愿意看到文章呢?
新媒矿认为,想要输出有质量的“标签”文章,不要给“人”贴标签,用事实“贴标签”,也就是说,不用价值判断而是用事实判断,前者主观,后者客观。虽然写文章是输出观点,显然,依据事实输出的观点比依据价值输出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其次不要以偏概全,以偏概全的文章,也多半是价值论点为重。
新媒矿——专注新媒体的传播服务,独有的数据处理算法让您的传播更简单。
阅读原文>>>http://www.xinmeikuang.com/article/information/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