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家里的花猫下了四个仔,
门口的黄狗已经胖得拽不进屋了。
屋前的柳应该是一片碧绿,
树上的蒲谷大概叫了一整天。
也不知院里的井水是否依旧清甜,
菜园里的瓜是否已经成熟?
不用想稻草堆还是那么高,
葱很青翠,菜总是绿油油的。
真想知道公鸡今天打了几次鸣,
母鸡又下了几个蛋?
他们还和鸭子吵架吗?
鹅应该会来帮忙吧。
猫咪是在静静地护着崽,
还是在玩用来织网的铁环?
该不会又上房顶吓唬老鼠去了?
对了,对了,塘里的水有多高了,
小鱼小虾又有多大了?
有没有横行霸道的螃蟹呢?
那个雪夜里我放的陷阱究竟抓没抓到鸟?
那只雪地里的野兔最后吃没吃我放的菜?
算了,算了,要是能跳进田里抓一把螺,
无论清蒸还是红烧,
我保证片甲不留!
这应该不能算是诗,只是一些呓语。那天傍晚看到夕阳时,我突然感觉自己回到故乡站在老宅外看着同样的夕阳渐渐消失于地平线。各种思绪涌入脑中,我只能取其中的碎片表达出来,所以就成了这不是诗的呓语。
老宅基本上是空置的,只有有些年过年的时候才会有人回去。我在4岁那年因逃非典而在那里住过不到一年。那时候,我在田野里找兔子洞,在自家的鱼塘边看爷爷网鱼,在灶底下烧柴烧稻秆,嗅着燃烧时散发的香味......当然也做过不少现在看来蠢蠢的事,比如做弹弓打鸟却总是打到自己的手;不想吃鱼肉就把它全部倒进池塘,以为鱼就会长回来;和后门的那只癞蛤蟆斗智斗勇了一个礼拜,用石头始终砸不到它......
今年奶奶执意要回乡下老宅养老,养了不少的牲畜,种了许多的菜和瓜。鱼塘自爷爷去世后变渐渐荒废,过年的时候只是看到一些小鱼苗,不知道之后怎么样了。目前,村里的田地基本上都承包出去了,公路越来越平坦宽阔。随着城镇化的进行,老宅迟早会被拆掉,到时候它就只能存在于记忆了。
我并不觉得城镇化有何不妥,毕竟它让生活更便利。我也不觉得老宅需要保护,未来它可能更多的是一种闲置资源。我只是记录、回忆、怀念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无论它美好还是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