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这句话是传世经典,但是仍旧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名言流芳千古|。周围的“朱砂”毫无疑问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只有自己内心的方向才是最最关键的。
近朱者未必赤。是因为有人选择了当下的安逸,不愿意踏出舒适圈,当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时,摸爬滚打当商界奇人马云在创业初期重重艰难,受人嘲笑时,当教育专家俞敏洪在开办新东方饱受冷眼、吃苦耐劳时,又有多少他们的朋友、同事为了前程而离开那些无名无誉的“小公司”。这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朱”者,但确没有珍惜。所以美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中没有他们的额份,他们的生命也不会因为近朱而发出赤光。
近墨者未必黑。只要初心不改,不断前行,不畏惧黑暗,你有着如何如何的环境都不会显得很重要。双眼失明,不被人看好,被众人质疑的海伦凯勒,最终却考上了哈佛大学,成为了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这正是因为他不惧艰难险阻,持之以恒。贝多芬双耳失聪,双眼失明的情况下,因其坚韧不拔的品质,创作出了许多举世闻名的佳曲。这些事例足以证明,并不是非要有好的环境,难道离开了好的环境,我们就只能一事无成了吗?我们真的不能用坚强的意志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吗?
莲花生长在淤泥中,却中通外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像咱们迅哥儿,出生在地主家庭的他,没有被封建思想所禁锢,在国家危难时刻毅然决然放弃学医,用一支似投枪,似利刃,写尽了大半个中国。在这样,封建迷信的旧社会中,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这些“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并不少,这些人便是中国的脊梁。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近朱者不赤,近墨者而不黑”的人。在学习氛围好的班级中读书的学生也不一定认真学习,若心志不坚,也难成大器。在学习氛围不深厚的班级中的学生不甘落后,倍加努力,最终取得好成绩的大有人在。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以指一部分人尚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倘若内心坚定,任有万般能耐也撼动不了你的.内心。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也未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