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患上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年轻,在美国,大约6.7%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一次严重的抑郁,如果把轻度抑郁算进去,这个比例会超过25%。你遇到的每四个人就有一个可能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间点遭遇过抑郁。每五个人就有一个正处于抑郁之中。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抑郁症给社会带来的总体经济负担来说,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耗资疾病。
目前,人们对抑郁症仍存在曲解,太多的人将抑郁症看作一种弱点或性格缺陷,并认为应该要战胜自我。而真正处在抑郁中的人则选择隐藏起来,咀嚼着悲伤并因为悲伤而谴责自己。
抑郁症会影响身体、情感、思想和行为。抑郁症本身会是我们有“请求帮助也没用”的感觉。好消息是80%—90%的抑郁症患者可以从治疗中获益良多;但坏消息是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寻求治疗;更坏的消息是有将近一半的人将抑郁看作一种性格缺陷,而不是一种疾病或情绪障碍。比这些更坏的消息是只有一半的抑郁症被准确诊断,其中只有一半得到了充分的治疗(这是美国的数据,中国可能更低)。
抑郁症是一种严肃的、危及生命的疾病,比我们所知的要常见的多。
我们将抑郁和悲伤、悲痛混淆在一起;抑郁的反面不是幸福,而是活力,是感知所有情绪的能力,包括高兴、兴奋、悲伤和痛苦。
抑郁本身不是一种情绪,而是情感的丧失,是将你与世界隔离开来的厚重帘幔,并同时伤害着你。
抑郁不同于悲伤,如果你是悲伤,你通常能够明白总有一天会恢复过来的。
当我们感到特别糟糕——伤心、固执、无助——的时候,我们就感受着抑郁症患者的感受;但是患者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就不能从中恢复过来。
至少两周出现以下几种表现就说明需要寻求专业认识的帮助:
1.在不节食的情况下体重严重下降,或是体重增加,或胃口改变。
2.几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睡得太多)。
3.活动水平降低或增高。
4.疲惫或缺乏精力。
5.感觉没有价值或过分内疚。
6.思考、集中注意或做决定的能力降低。
7.反复地想到死亡或自杀、构想自杀,或有自杀的计划,或尝试过自杀。
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遗传因素
2.早期与父母的关系存在问题
3.人际交往技能趋弱
4.缺乏社会支持
5.不稳定的自尊
6.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丧失或其他创伤经历
7.失败
8.疾病
9.重要关系的丧失
10.角色地位的丧失
11.社会压力
期待我们立刻停止抑郁就如同期待一个盲人突然看见光一样,但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我们最终能够摆脱抑郁。练习对于改变至关重要,只有认真努力改变,才能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