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立足社会,终身成长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是不是父母有终身成长的心态,孩子就一定有呢?
不一定。父母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们未必能把孩子培养成终身成长的人。因为父母如果不懂培养规律的话,照样会做错。
比如,一个人被父母培养得不错,他对自己的孩子却偏偏又变成:给我拿证来,给我看结果,排名第几。这也是不行的。
培养终身成长的心态是有规律和方法的。
具体的方法,首先要建立无条件的爱和价值感,这两个是前提。如果没有爱和价值感,孩子就会生活在评判之中。
史蒂芬·柯维(Stephen Richards Covey)讲过一句话,特别好,意思是“我来这儿是帮你的,不是来给你打分的”。
但是,我们现在太习惯给孩子评价和打分了,不断地让孩子意识到“你还不行,还排在谁后边”。
这就是更多的时间用来做评判,而不是帮助孩子。家长要能调整心态,首先要意识到,作为一个家长,最重要的事情是给孩子提供帮助,而不是不断地评判他。
接下来,要学会表扬孩子。记住,一定要表扬他的过程和动机,而不是表扬结果。
父母如果简单地表扬孩子“宝贝,你真棒”“你有天赋”“你善于弹钢琴”,这种表扬有一种“有天赋”的感觉,就会引导孩子感觉努力不重要。如果努力不重要,那从现在开始就少做事情,做得越少越显得厉害,还能得到表扬,这多么令人向往。孩子就会越来越着重“不努力也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