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品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更好的抓住重点呢?
班组既然是企业的基层管理单元,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班组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于现场生产中的过程控制。
对于班组来说,班组现场质量管理包括建立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两个方面。现场质量控制是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员工管理
制造高质量的产品,依靠的是人;质量上不去,最终的原因往往也是人。因此,班组长在生产现场对员工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if !supportLists](1)[endif]多关注新员工
新员工由于不熟悉生产环境,操作技能也不熟练,往往会犯许多很低级的错误。班组长要多花一些精力在他们身上,通过培训和手把手的训练,使他们尽快独立顶岗操作。
[if !supportLists](2)[endif]培养员工树立“三不”的理念
即“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输出不良”。只要一道道工序都能把牢质量的关口,企业最终就不会有不良品流入市场。
[if !supportLists](3)[endif]用好《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既是质量管理的要求,也是培训新员工的教材。
标准化作业
标准化作业要求操作人员按作业的标准进行操作。标准既然已经固化了原有的经验和成果,推行标准化作业就可以大大减少因个人情况变动对质量产生的影响,有利于生产过程平稳进行,保证产品的质量。
生产过程的“三检”
生产过程的“三检”包括操作人员的自检、员工之间的互检和专业检验人员的专检。实行“三检”就是动员员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这比单纯依靠专业质量检验的检验制度更加合理有效。班组长要十分熟悉和掌握现场质量管理中的“三检”内容和方法。
1.操作人员的自检
自检要求操作人员对自己加工的产品,根据工序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自行检验。自检最显著的特点是检验与生产加工过程同步进行。
通过自检,操作人员可以及时地了解自己加工的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及工序所处的质量状态,并及时给予判断和调整。
自检不但可以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及时消除异常因素,防止产生大批不合格品,而且产品无论流转到哪道工序,只要发现问题,便可以找到责任者,操作者对产品质量必须负责到底。
[if !supportLists]2.[endif]员工之间的互检
互检就是员工之间的相互检验。主要是下工序对上工序流转过来的在制品进行检验、交接班的相互检验、班组长或班组质量员对本班组员工加工的产品进行检验等。
互检是自检的补充和监督。互检搞得好还有利于员工之间协调关系和提升操作技能。
3.专业检验人员的专检
专检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专业检验人员更加熟悉产品技术要求和工艺知识,经验丰富,检验技能熟练,效率较高,所用检测仪器相对精密,因此,专检的检验结果更加合理、可靠。
专业检验人员受职责约束,与受检对象的质量无直接利益关系,其检验过程和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班组长要重视专检的作用,不能为了员工个人和班组一时的利益,要求专检放宽标准。
首件质量检验
1.首件检验——三自检制
首件检验是在生产开始时或换班或工序因素调整后(如换人、换料、换活、换工装、调整设备等)对制造的第一件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首件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尽早发现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系统因素,防止产品成批报废。
首件检验由操作者、检验员共同进行。操作者首先进行自检,合格后送检验员。
如新产品的第一次试制;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装与模具的第一次使用;批量生产时的第一个产品等一般要实施首件检验。在作业过程中如出现设备、工装修复等情况,首件成品必须专检。但流水线装配过程一般不实施。
首件检验的项目主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配料和工作任务单是否相符合;首件产品加工出来后的实际质量特征是否符合图样或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等。
自检进一步可发展为“三自检制”,即操作者“自检、自分、自记”。有利于调动员工参与企业产品质量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是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2.利用“三检制”进行交叉管理
生产现场实行专检、自检和互检相结合的制度。
三检制是员工参加班组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有利于使员工能够自觉地把好产品质量关,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作为班组长必须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
通常来说,搞好质量检验的基础是自检、互检,要搞好这个基础,就需要在岗位责任制中,做出明确规定,并提供检验标准和检验器具等必要的条件和手段;建立健全自检、互检的记录制度;制订考核方法,并列入生产工人经济责任制考核内容中。
但自检和互检又需要专检作指导,没有专检的指导,就很难真正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做好“三检”,缺一不可。
制程过程检验
制程过程检验指来料入库后,至成品组装完成之前所进行的质量检验活动。生产班组要严格按照“制程管制程序”标准作业。生产班组协助质量管理部及时反馈、分析制程的质量问题,依“制程检验程序”进行管制。
1.制程巡回检验
制程质量检验包括巡回检验。巡回检验是指专业检验人员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每两小时或一小时)对工序的产品(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抽检,并对其生产条件进行监督检验。
过程的巡检主要检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因素(4M1H:人、机、料、法、环),如产品尺寸、环境、员工作业方法、机器运行参数、产品物料摆设等。
2.质量异常的反馈与处理
专业检验人员在巡检中发现有不合格品的现象,需及时填制“成品检验报告”,经审核后交装配部改善,同时跟进改善结果,直至合格为止。
完工检验
完工检验是指对全部加工活动结束后的半成品、零件进行的检验。完工检验的工作包括验证前面各工序的检验是否已完成,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即对前面所有的检验数据进行复核。
应该按照作业指导书、产品图样、抽样方案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做好完工检验工作,严禁把不合格品投入装配。完工检验的重点。
案例:广州本田汽车公司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广州本田汽车公司成为世界上颇具竞争力的生产企业,主要得益于引进了日本本田公司的先进和成功的品质管理体系——全员、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生产过程上。
1)广州本田汽车公司规定所有员工在制造过程中不仅必须严格执行“三不”原则(不接受、不制造、不放过任何缺陷),而且要对关键、重要部件的质量实施专项监控。例如,对于车身整体精度、行驶安全等影响非常大的工序,其中,除了本岗位确保质量外,还要有实施后的工序确认、专岗增大抽查频率;实施全检等措施。
2)广州本田汽车公司积极推进设备作业点检和有计划的大规模精度校对,并对全部设备进行危机管理控制,同时对每批次生产的首件、本件实施强化检查。
3)广州本田汽车公司还针对生产过程专门建立了快速质量信息反馈和控制体系,强化问题发生点与问题解决之间的热线联系,要求员工必须在第一时间把发生的质量缺陷反馈到源头部门。
案例:服装生产过程检验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根据产品不同复杂程度也不同,西服最为复杂,但过程检验点的设置原则还是相同的。
1)主要是控制关键工序的质量。一般可在裁剪、做门襟、领子缝制、上领、绱袖、缝制完成后设置半成品检验点。
2)各个过程检验点的检验内容应针对前几道工序,特别是关键工序易产生的问题。如上领后检验点主要检验领子是否左右对称,领面、里有否松紧,领子是否止口反吐,领子缝制是否平服,领窝是否起皱。裁剪后检验点主要检验裁片上的疵点,不同部位裁片控制程度是否符合该服装标准的允许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