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档案:
曾慧娟,成都逸博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从小学习艺术,2008年创立逸博云前身——逸博。2009年至2011年,带领小团队创造了几个行业奇迹,所设计的产品至今是行业经典,销售长虹。2015年,进行市场转型,开拓外省市场,成立筋斗云电商运营公司。2016年逸博正式更名为逸博云。10余年以来,坚守原创,只做差异化,拒绝墨守成规。摒弃传统产品模式,深入产品研发,从产品创新开始真正做出品牌差异化。
作 者:彭彭
编 审:任立峰
来 源:新锐BOSS
做品牌创造行业奇迹,至今仍是行业经典,
她如何解读创业是“剩”者为王?
她如何运用跨界思维做品牌拓展?
她如何看待企业跟风“国潮”却做不起来?
她对企业的品牌发展之路有哪些建议?
创业是“剩”者为王
我创业有10多年的时间了。
这些年公司有走到底的时候,也有起来追到最高峰的时候,到目前来说,是稳健的在向上发展。
很多人就会来问我,是怎么保持公司的长效发展的?
我从大学毕业后创立了这家公司,直到今天也信奉这句话:坚持做一行,爱一行。
一定要做坚持的事,坚持非常重要。但坚持不是盲目地坚持,而是有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沿着清晰的规划道路去坚持。
在这里也不得不说,很多企业是存在盲目的。
企业之所以存在发展当中的痛点,就是因为规划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以致于常常因为找不到方法而着急。一着急又容易放弃原有的目标,或是跟着别人的目标走。到最后,企业的内核迟迟没有建立起来,自然也就做不强大。
所以,我也常常在说,现在创业是“剩”者为王,你得先有效的存续下来,再去追求成功的结果。
而谈到企业规划,我一般都会提前3~5年左右去筹备。包括我最近说要跨出川渝地区,走向全国,其实这是在几年前就规划好的。要不我也不能那么快的进入外界行业,实现跨界。
很多人看到我做事情的时候,会觉得你怎么突然就跨行了?其实他只看到了表象,我是在打有准备的仗。
古人说,未雨绸缪。做任何事情,以计划先行,就可以为我们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和风险,也能为后续的突发状况预留充足的时间,以便随时调整,让公司发展始终不会偏离主要的方向。
还有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企业一定不要害怕去犯错。
任何企业不可能不错,就像人的一生也不能保证不犯错。犯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只有勇于试错,你才能够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从而在经验的总结里实现超越,迈向成功。
就像我们说华东跟华南的企业为什么更容易做起来,因为他们骨子里有股不怕一切的冲劲。他们不怕犯错,甚至勇于去犯错,如果你畏惧不前,又怎么去跟别人竞争呢?
人最大的限制永远都是自己,突破自我的局限,你就会到达新的天地。
用跨界思维
让品牌“红海”变“蓝海”
我这些年一直都在跟“品牌”打交道,品牌说到最终其实只是在做两件事:品牌建设与品牌创新。
品牌建设,也是一个长期教育市场的问题。我很注重为企业传递适合他的品牌理念,这些理念常常是带有很强的创新思维的。我会为他把未来几年的品牌发展都考虑进去,所以当然会遇到企业不能接受的情况,因为他只立足于当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教育成本,但也是不得不去做的事。因为我们公司的信条就是拒绝墨守成规,坚持原创,坚持做差异化,在强有力的品牌建设里去推动品牌创新。
品牌建设当中,很多企业会将线上与线下区隔开来,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线上跟线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要限制渠道,而要让你的渠道相互助力,去推动品牌发展。
就像现在有很多在互联网上崛起的新品牌,当线上做得很好的时候马上到线下开门店,为什么?他们恰恰是抓住了品牌发展的深层逻辑,企业在做品牌的时候应该是细分,而不是划分。
细分与划分是两码事。品牌逻辑一定是匹配好你的受众人群后去做细分服务,而不是因为要做价格的区隔而简单粗暴的划分线上线下。它们都是你的渠道,线上的流量可以拉动线下的品牌,线下的品牌会影响到你线上的销量,一定要明白,它们是链接关系,不是分离关系。所以我们的品牌建设要做细分,不是划分。
而在创新的过程里,我也一直倡导一种跨界思维。
举个例子:你面前有一个杯子,你觉得这个杯子只能在一个地方卖,那你就被思维局限了。为什么不能把杯子放在更大的空间里去卖呢?它在菜市场,可能价值2块;在商场,可能价值就变成了20块;那在博物馆呢?可能就是无价。
所以,在当前这个资源整合、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学会将红海变成蓝海,拥有跨界思维。当一个赛道上同类竞品很多的时候,换一个赛道去奔跑,也许你的品牌就会发挥出不一样的价值。
传统企业
如何做好国潮品牌
现在也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为国潮风兴起,所以很多企业品牌就想向国潮方向去靠。
可问题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国潮”呢?
我们在产品里画一幅中国风的插画,带一些中国风的元素就叫国潮吗?其实这只停留在了表面的理解上,这也是很多跟风国潮的品牌没有做起来的原因。
究其根本,我们要理解国潮真正的内核是什么。
国潮的内核,是做好国货。抓住中国传统工艺精髓,做出来的好产品才叫国潮。
因为真正受到消费者认可的是国货,国货的崛起带动了国潮发展。
以往中国人都喜欢买有进口标签的产品,觉得高大上。而现在,因为民族自信的建立,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大众的需求变成了多元化的需求,更能表达自我主张的个性化需求。
大家不再只看中品牌本身,更看重品牌背后的内容物。就像你要做国潮,那你是否讲好了中国故事,是否抓住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不止停留在表面的产品包装变化,这才是值得企业去思考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品牌正走在不断探索与更新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好品牌的崛起,看到了很多新品牌爆发的创新力,加之国人对企业品牌建设越来越重视,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让我们共同企望,未来的品牌之路,越来越好。
关注新锐BOSS
了解更多当代创业者故事
洞见新商业力量
排版 | Bonny
设计 | 小汪 审校 | 任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