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朋友因为生病在水滴众筹筹集医药费,我一看是认识的人,连忙查看了一下病情就直接捐款了。因为捐款需要关注水滴众筹的公众号,所以刚捐完款就收到了水滴众筹发来的“3元加入水滴互助”活动,我觉得3元也不贵,万一哪天生病了还有可能得到30万的保额呢,所以就加入了。接着我又收到一条信息,让我帮自己的家人也领取一份保额,我向下边一拉,是“精选保险”活动,这里需要投入的钱更多。这时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登门槛效应”(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请他们先帮你一个小忙)。水滴众筹就是运用了“登门槛效应”,先用朋友这个鲜活性案例吸引我的注意,如果我捐款,说明我是一个关心他人的人。心理学家们赞成“了解人们的态度就可以预测他们的行为”,当水滴众筹数据显示我捐款之后,他们就会给我发送更多关于“互助”、“大病保险”之类的消息,总有一部分人会在感性的指引下加入一个又一个“保险计划”。因此在“登门槛效应”、“态度预测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影响下,水滴众筹在2年内迅速成为一个拥有1亿用户的商业公司。
不仅态度能够预测行为,行为也能影响态度。给朋友捐款的行为强化了我乐于助人的态度,因此为了进行自我证实,并履行我作为社会角色“女儿”的义务,我会倾向于帮自己的家人们也购买“互助保险”。就算最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圈套,我也会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确的。因为如果我们不这样做的话,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当两种想法或信念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避免这种紧张情绪,我们经常调整自己的想法,并且会多接触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以减少这种不愉快的体验。
就像粉丝为自己偶像的负面行为开脱,一旦人们成为了某个明星的粉丝,就会经常高度评价自己的选择(自家idol)而贬低其他的选择(其他idol),他们的决定强化了偏好,而他们的偏好又进一步影响决定(为偶像花钱)。
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向思考,从反对一个观点开始,逼迫自己推翻原有的理论,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被我们忽视的东西,我们原本笃定认为正确的事情可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例如我们以为只要在“得到”APP上不断学习,我们就能超越985\211高校)。这是自我觉知(当我们态度不明时,我们会处在局外人的位置,从外部观察自己来推断我们的态度)的开始。不仅仅是态度上的改变,还包括行动上的改变。纸上谈兵并不会让我们产生实质性的进步,唯有真正的实践和行动才会记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