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重要性,人人皆知,无论对国家民族,对学校教师,还是对家庭父母,以及对人本身而言,都举足轻重。谈及教育的文章铺天盖地,各说各有理,只有学习教育学中的自然规律,让我们的教育有据可依,让我们的教育更有理性,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成果,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适得其反。
最近读了【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深受启发,分享几点感受供大家参考。
1.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在书中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有艺术般高雅。
我们不是要培养会工作的机器人,而是要培养有思想、会使用知识改良世界的人。所有的教育活动、教育方法都要为这一目的而服务,那些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启发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怎样处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文学艺术素养的培养之间的关系?
怀特海在书中阐明了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他指出文学和艺术在一个健康而有组织有序的国家中,应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艺术之于人类社会——就像——阳光之于自然界。艺术的存在使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妙,丰富着我们的心灵。技术教育的理想状态就是“工作就是娱乐,娱乐就是生活。”工作应该充满智慧和道德的想象,因而能够克服工作带来的所谓的枯燥乏味和劳累痛苦,使工作成为一种乐趣。
长期从事同一工作后正常的休息是人的天性的需要,文学和艺术可以让已疲惫的大脑变换活动方式,让人们从厌倦和无趣中解脱出来,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幸福。如果把当今我们教育中的内容分为文化科学知识及文学艺术修养的话,对于有思维、有精神需求的人来说,文化科学知识武装人的双手,而文化艺术修养武装人的精神世界,没有精神世界的支持,再怎样灵巧的双手都无法感受生活的幸福。所以,在注重文化课的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了文学艺术素养的培养。
3. 不同的学习内容要符合智力的节奏。
怀特海在书中把智力发展过程命名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指出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我们必须在合适的季节收获合适的作物。
浪漫阶段是对生活的感知阶段,而精确阶段是对感知的知识的分析、系统的阶段,综合运用阶段就是对知识创新、应用的阶段。不同的知识内容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节奏,形成不同的循环周期。
例如语言能力的获得可以说是智力发展的第一个循环周期,从出生开始到孩子能够说话,为语言的浪漫阶段;然后进入语言学习的精确阶段,可以把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用来对物体分类,并扩大在认知事物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最后从12岁到15岁的三年时间他必须用大量的语言方面的内容来丰富自己,为综合应用做准备。而科学知识的浪漫阶段则起始于小学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应该自己观察,自己实验,对科学有概念的认识。科学的浪漫阶段要持续到15岁左右。随之而来的是语言的综合运用阶段和科学的精确阶段,这个阶段需要集中注意力来进行科学方面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决定机械、物理、化学、代数和几何学等学科发展的重要原理。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人的智力发展的过程显示出一种节奏性,这种节奏显示出对大部分学生都有效的可确信的一般规律,我们的教育必须要适应学生智力发展节奏的相应阶段。毫无根据的“拔苗助长”或者延迟教育,都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影响教育的效果。当然,智力发展的节奏对于每个个体会有些微差距,而整个节奏中的分界线也并不清晰明了,需要教育者明确规律后,因材施教才行。
我们不喜欢没有知识只凭想象力做事的笨人,也不喜欢只凭知识做事但缺乏创造力、想象力的书呆子,教育的目的要明确,教育的方法要得当。同样,对于教育者,不能只有满腔的热情,要注重学习,实事求是,基于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对教育理论的认识,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