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拿起一本书翻阅,读到芥川龙之介的《大川之水》,这是隐藏在他的短篇小说集《罗生门》中的一篇散文。
文章也如他所描绘的大川之水,静且美,又汩汩流淌。如美玉的光润和微凉质地,忍不住反复把玩赏读,又提起笔抄写一遍,顺便仔细分析学习。
为什么喜欢读这一篇,因为对境的好奇,对情的熟悉。情感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一种体现,相较于说道理和叙事情,我偏爱抒发情感的文字。但是情感的抒发要把握度,不然非常容易流于俗套或陷于空洞。
偏偏自己想写却写不出,作为一个时时刻刻不忘剖析自己的人,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又获得一些启发。为什么我写文章总是短,不是缺乏词汇,是无法打开思维。为什么无法打开思维?
首先是情怀和丰沛的情感,虽然我相信自己一定是有的,但是需要去深度挖掘。这也是今年想要突破的一点,穿越重重的理智控制,深入自己内心的柔软。
写作从一定程度上,是对自己的解剖。我愿意拿起这把手术刀,分解自己的每一个面向,诚挚的或者虚伪的,美丽的或者丑陋的,可爱的或者可恶的。从中追寻灵魂中的光辉,保持情感源泉的纯净。
其次是不容易进入专注的忘我状态。写了20多万字,其中有那么一两篇自己满意的,都是在一种深度沉浸状态中完成。
忘记自我,将自己完全交托与文字,交托与自己创造的情境中。忘记自我,脱离自我的限制,思维才得以尽情发散,触及到心灵,让文字与情感自由地流露。
当下的很多习惯,与专注背道而驰。这一点需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长跑是个很好的方法,对我而言,比瑜伽的效果更好,除了专注,还训练耐力,我总是缺乏耐心读或写一篇长文。
等到天气暖和一点,重新跑起来。长跑居然还有助于写作,虽然村上春树早就想到了,但是自己亲身体会过才肯相信。
总之继续努力,每达到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启迪。
写作之趣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