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对我而言除了是传统意义上的良师益友更是灵魂伴侣,可以说,书与音乐并驾齐驱在我的世界里,它们打开我的人生格局,提升我感知世界的纬度。
读书使我更热爱孤独的时刻,每读一本书都像是跟作者进行了一场无性别无年龄无时代的心灵沟通。
每一次的阅读时光都是在和作者进行的一场对话,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我们直奔某一个触及内心的点,开始探究和学习。
我讶异于这世界可以如此广阔,对待同一个问题可以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考虑,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像你看起来这样直白简单,它可以用经济学社会学或管理学等不同领域去探究和分析。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看起来那样容易,精英阶层固然值得敬佩,普通人的生活更值得尊重,在看似没有奔头的日常里,平凡的人铸造了不平凡。
好的书是不同状态拿起来会看到不同的内容,当你失望时你看到豁达,当你沮丧时你看到鼓励,当你迷茫时你看到方向。
读书让我明白,可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感等待我去探究,而自己知识的匮乏和时间的紧迫感这两个矛盾主题将会一直存在。没有不矛盾的主体,没有不产生冲突的人生,既然无法割舍任何一方,那就拥有让自己更好处理矛盾的心态和能力。
读书带给我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刻就是,可以回忆起无数个瞬间,我的内心充实而平静,深深的感觉到当下是多么的美好,可以活在书香气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六岁那年,我在阳台上看安徒生童话,反复看的最多的是《海的女儿》,至今都记得那个版本的第一句话是“当这个地球还很年轻的时候”我当时心里在感慨,好别致的形容哦,地球现在老了吗?更年轻的一些时候,地球上都发生过什么事情呢?
然后妈妈下班回家我都不知道,妈妈到阳台上喊我,呀!这么晒你不怕热晕了啊!我抬头才看见那天的夕阳,橙黄色的光线,柔和的洒在书上,那画面,好美。
这是记忆中最早的关于读书的美好感受。虽然小美人鱼的爱情观我并不苟同,但并不妨碍她成为安徒生童话故事里我最爱的角色。
此后的成长历程都离不开书的陪伴,对书最渴望的阶段是高中,因为初中读完了所有青春级别的书,
高中开始读各路经典著作,爸爸书架里的书我看了个遍,对成人世界规则的感知便始于此。对哲学的热爱始于此。
语文课我在看书,自习课我在看书,深夜我在听音乐看书。可惜,当时可选的书还是太少,学习压力也是有的,并没有在最需要的时候看到非常适宜的著作。
我曾经夸下海口说上大学我要读遍图书馆里所有的书!结果大学期间有了读书的机会和条件,却浪费了很多时间在额外的社交上,那四年并没有像高中想的那样沉浸在书海里不能自拔,也因为没有做好这个知识储备,导致现在很多经典都没有心境投入的读下去,实属遗憾。
二十岁的十年过的功利而忙碌,为了学业读书,为了考试读书,好再读书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停止过,也终于在不太晚的时刻重新认识了阅读对我的重要性,它带给我的那份独一无二的愉悦感,就是令我幸福感爆棚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