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璐是一所中学的历史老师,丈夫尚修文是一家小企业老板,有一个走仕途的寡居婆婆。甘璐与尚修文结婚两年,婚后和婆婆同住,夫妻二人感情很妥贴,虽然婆婆略显高冷,但甘璐性格温和,也识大体,和婆婆虽然没有亲如母女,却也是相互尊重,互不干涉。
丈夫事业尚可,虽然不是大富,但也是小康。对甘璐体贴尊重,从恋爱到结婚,对她一直保持着热情和温存;晚归时会主动报备;结婚纪念日、生日、她的生理周期他都记得;她买新衣服或者做了新发型,他会留意并夸奖。一切看起来似乎无可挑剔。
这是一部网络爱情小说,有一个不着四六的名字《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因为工作需要,有一年里我读了很多这类网络爱情小说,这一部30多万字的《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作者青衫落拓。坦言说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也有一些关于婚姻的思考,想写下来。
甘璐不是一般小说里那种心高气傲的女主角,她识大体知进退,不会任性,不会无理取闹。丈夫也是一个方方面面挑不出毛病的配偶。所以我用了一个词:妥贴。一切刚刚好,那得适度,那么稳妥。
结婚两年,甘璐面对丈夫任何事情都一副尽在掌握中的样子,她隐约感觉到自己同样是丈夫生活里的一个步骤,并且合情合理得近乎完美。心思缜密的她其实一直对这桩婚姻有少许不安。表面看起来顺理成章,实际上缺少了点什么?是的,就是缺少了些激情。然而她也并非天真无邪的少女,喜欢这些风光乍现的东西。至少丈夫看起来,无可挑剔。
如果不是他前女友的突然出现并且进行挑衅,甘璐大概可能就会和丈夫如此相安无事地生活下去。尚修文的前女友贺静宜,一出场就趾高气扬地认为,尚修文是因为她收敛了所有锋芒的,她在他心里一定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是的,尚修文和贺静宜恋爱时,他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和激情澎湃,只属于她所有,贺静宜认为,再也不会有一个女人像自己这样,被他爱过,而她也没有再爱过一个男人,像爱他这样,这样的经历令她既难忘又心酸。捧着这点仅存的幻想,她决意与他的妻子甘璐一争高下,即使二人已再无可能,但也绝对看不下去他与别人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样子。
甘璐那点仅存的自信被打击了,尽管她知道贺静宜来者不善,万万不能中了圈套。但面对自己的婚姻,她对丈夫及自己都没有十足的自信。她突然觉得这场恰到好处的婚姻,多少有些廉价,这是她万万不能忍受的。
她问丈夫:你给我的爱和给她的爱,是一样的吗?他答:当然不一样。她难过了,她心有不甘,为何你能给她不计后果的恣意,却只给我平淡如水的得体?我当真只是你对生活妥协之后的一个合适的选择吗?
的确,尚修文很难再那样毫无顾忌去爱一个女孩子了,但是在甘璐这里,他眼里留有温柔,他珍惜与她在一起的平静,他也从来没有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有一个家。他觉得,这就是爱。可是甘璐依然无法释怀,她不相信这是所谓的爱,她向往轰轰烈烈的爱情,尽管她却没有经历过。她可以接受平淡如水的婚姻生活,只是她原来以为,与她相守的这个人,也是和她一样克制而理性的人,不会为谁释放激情,谁知道,他是能够那样热烈地去爱的,只不过,不是对她。这是何等的讽刺?
我们说,爱一个人,就是爱他的全部,这个全部,当然包括过去。有智慧的人,都不会去打听爱人的过去,哪怕爱人愿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还是不要倾听的好,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受不了,所以,试探自己和爱人,都不是明智之举。
可是啊,这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在爱情里,傻子更多。当一头扎进感情里,女人依然会为一份来之不易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忽略了理性与智商。
到底是短暂的激情更令人向往,还是一辈子长久的感情重要?女人心里可能更渴望激情多一些,因为女人会认为这是自己魅力价值的体现——被一个男人任性地,不顾后果地爱过一回,哪怕没有结果,也是永远值得炫耀的资本。女人这种生物到底是感性大于理性的。
男人天生不会倾入全部的精力在感情上,他们要周全的事情太多,婚姻家庭只是他们生活里的一部分,他们更会看重一段长长久久,相互支持包容理解的关系,让他不用太费精力,让他安心拼搏,他可以有张有弛地控制每一个步骤,不至于太过疯狂令他失控,这样的情感让他安全、踏实,同时他们也会倍加珍惜。
反观自己,中年已至,多年的婚姻生活更多的是平淡无奇,大概婚姻的本质就是平静如水,偶有波澜起伏,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争执,反而令人心悸。
生活是奔赴向前的河,没有永远的波澜,恰到好处地选择一个合适的人一起共度余生,生活平顺妥贴,可能这才是理智的人生。
妥协这个词,略带了些消极的意味。我并不喜欢。然而人生何处不妥协,我们妥协于现实,妥协于环境,妥协于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所有的妥协都是为了更久远的奔涌向前,越是长大,越是把自己那颗心,折了又折,收了又收。尽管生命的体验,来自于激情、惊喜、奔放的,但情感和婚姻从来不应该是生命的全部,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在这方面,只是男人比女人更早一点懂得而已,所以不用不甘心,婚姻里,妥贴已经是最难得的归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