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谈了“表现”的话题。这周继续,讨论职场上表现的方法论。
之前谈到过,当做的不如你的人因为会表现得到了比你更多的赞许和利益时,对你而言,会是很大的不公。但继续深入思考,如果你把“会表现”当成一种能力的的话,你的相对损失就变得可接受多了——能力不足嘛。别人做了80分,但能完全表现出80分的成绩,甚至不惜冒险地表现出了90分的样子,你能说这不是一种能力?反过来看你,明明做了100分,却只能表现出来70分的成绩的时候,就不要找借口说自己低调或者谦虚了。期末考试或者高考的你,总不会希望自己低调或者谦虚吧。同样的,我觉得职场如考场,也应该全力以赴,正常发挥。
工作中,要让“会表现”成为一种习惯,然后它才能成为一种能力。因为大多数时候,会表现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更多的是一个心理问题。很多人觉得,等我做的如何如何好了,也会像某某一样受到赏识的,也会变得牛逼。其实,这样想的结果,往往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除非,你特别牛逼地完成了一件特别牛逼的任务,否则你的想法很可能落空。因为这里面你忽略了两个重点:一是“表现”的姿势很可能不对,二是“表现”的时机很可能不对。
首先,“表现”的姿势应该是连贯的,而不能是你认为的“一鸣惊人”,这个一般人很难做到(当然你可能认为自己不一般)。这个连贯的好处很多,它可以让领导知道你在做什么,做的进展如何,是否对他有求助,周边的同事做的如何等等。这就是交流,交流很重要,领导有了掌控感,你也有了方向感,简直不能更重要。而且,这种连贯性还能锻炼自己“不脸”的心态,增进与他人之间的感情——克服心理障碍,这一关至关重要。其次,如果你没有进行时时和及时的交流,你所认为的表现的时机,可能已经错失了良机——可能组织任务有调整,相应的,你的任务也需要调整,还有可能,压根你的任务已经没有用处了,这就尴尬了是不。
因此,要让“表现”成为一种习惯,及时跟领导交流,时时跟同事互动,当你能很好地这样做的时候,你的姿势基本摆正了。同时,很庆幸的是,你也克服了以前认为自己总能一鸣惊人的臭毛病,改掉了“进取型”鄙视“表现型”实际内心有些怯于表现的恶习,还在交流中看到了别人的好,明白了交流和沟通也是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更庆幸的是,你必然克服了以前不愿表现的习惯,明白了你的成果分享也是给别人的借鉴,让周边的同事多了一条学习路径。原来的你认为“我好”就好,“你好”与我无关,甚至对我是不利的,而现在的你,必然从此踏上了“大家好”的坦途。
笑来老师说,这个世界就是个丛林,有些物种在高速进化,而有些物种停止了进化,甚至在退化。同时,这个丛林出现了更多的共赢机会,而弱化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职场亦是如此,让我们成为一个不断进化,且能与他人合作共赢的物种,这点在今天这个社会,已经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