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热辣!天太热不出门的三个理由!

最近的天气太热了,京津冀42度的高温已在全国遥遥领先。传统的火炉城市-重庆、武汉、长沙的近期温度和东北竟然差不多。

全球变暖——貌似只有华北变暖?

温室效应——这是把温室建华北了?

石油大量使用和臭氧层损耗的严重后果,都让华北地区买单了??

正值端午假期,老公让我出门逛个公园,我由内而外地表示拒绝,理由是为了自身安全。老公说我就是因为懒,为了证明我是正确的,我从高温对人心理和行为影响给他做了如下论述:

一、过热会影响人体机能。人体对周围温度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由大脑的视丘下部负责这一块,当核心温度过高,会激活某些机能释放热量,让身体达到标准温度;当身体温度过高,要从身体组织中吸收水分,容易造成体内脱水现象。所以天热的时候,一定要不断补充水分。中暑,就是身体各部分的调节机能暂时不起作用,而导致的个体生理紊乱。所以在高温天气,要好好养护自己的身体,帮助它进行机体调节,而不是将其置于酷热之中挑战它的极限。

二、过热会影响反应、速度、警觉、记忆和计算能力。如果身体调节机能偏弱的人在温度高于32度的环境里呆2个小时以上,就会影响智力;超过一个小时,中等难度的机械操作任务完成效率会降低;温度越高,对人的影响越大,人能呆在高温环境里的时间也会越短。总听到有人说热傻了热傻了,这不是夸张的表述,而是纯粹的字面意思,高温真的会让人暂时变傻。

当人处于低于4摄氏度或高于32摄氏度时,效能会下降。温度在11-25摄氏度之间时,效能最高。当温度高于40摄氏度时,无论哪种工作行为,质量都会大幅降低,还会增加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在过热环境中工作学习,各方面的效能都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业水平降低;士兵在热带地区参加战斗会损害战斗力,导致伤亡增加;需要大量机械操作的工厂环境中,意外事故会增加。所以停工、停学、停战,是高温天气的最佳方式。这么看来,竟然还促进世界和平了呢。

二、过热会影响社会环境。我们都感受过,太热会导致耐心降低、烦躁增加,过热环境确实让人易怒。而人际吸引模型也表明,当周围环境过高,人际吸引会降低,特别是处于又热又挤的环境中。高温还会增加人的攻击性,骚乱、暴力犯罪、恶性攻击会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另外,在高温环境中人的利他行为也会降低。比如,同样是让人们自愿报名在一项公益活动中帮忙,在舒适温度下的报名人数会高于在高温环境下的自愿报名人数。

由上述可见,高温环境下,智力会下降、工作效能会降低、失误率提升、攻击性、骚乱、暴力提升,助人行为降低。所以,在40度左右的高温天气,在室内、开着空调是最佳行为方式。如果出门,会将自己置身于人群中,人群受高温影响,稳定和安定性降低,争吵斗殴现象会更多,个体被波及的可能性也会提升。

结论:这么热的天,还是不出门的好。

ps:据说臭氧层在本世纪中叶将恢复原状,屈指一数尚且几十年,那咱一边避暑,一边翘首以待那一年的乍暖还寒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