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夏至。
南方即将迎来今年以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气。
广州、深圳体感温度可能高达46°!
体感温度是个什么鬼,小通百度了一下,就是指人体感受空气的温度,和实际的环境温度有出入。
体感温度46°是啥感觉?小通脑补了一下:
躺在床上,红烧!
下了床后,清蒸!
出去一趟,爆炒!
热 白勺 小通 扌丁 白勺 字 者阝鬲虫 亻七 了。
但更可怕的还不只是这个。
有经济学家认为,高温可能利空股市!一篇专栏文章值得您看看:
这个夏天,你也许幸运地早早逃离了火炉般的城市,去夏威夷或马来西亚的某个海岛上潜水。除了新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鱼类和珊瑚,你或许还结识了一群“高富帅”和“白富美”,他们中的有些人或许来自投行、基金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你们一起喝啤酒,相谈甚欢,你觉得这真是个完美的夏天。
然而,对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事物——金融市场来说,夏季并不完美和浪漫,它将一如既往地受到“夏季诅咒”的困扰。
夏季易出幺蛾子
英国《金融时报》解释说,所谓的夏季诅咒,是指在夏季的这几个月,交易往往极为冷清,加上高管们纷纷外出度假,如果出现问题,市场可能会完全失控。
事实也是如此:
2015年夏天,6月12日上证指数刷新7年新高5178.19点,随后就出现了千股跌停,上证指数三个月下跌40%,不少上市公司股价腰斩。
2013年夏天,证券市场除了行情惨淡以外,状况也不断发生,一会儿银行闹起了“钱荒”,拆借利率飙升,一会儿股市又出现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没错,夏天除了飘逸的长裙和迷人的比基尼,更有金融市场的烦心事。
在2012年的夏天,欧债危机的不断扩散让欧盟焦头烂额;
2011年夏天,美国遭遇国债违约危机,标普首次下调了美国国债评级;
2009年的夏天更加难熬,雷曼兄弟轰然倒塌,金融海啸一波比一波高;
再往前推,1997年的夏天,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横扫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亚洲一些经济大国进入萧条期,一些国家的政局甚至开始混乱。
气温高于29° 获利大幅下滑
经济学家们很早就发现,夏天的高温对股市也存在不利影响。
台湾有学者采用1997年到2003年6年间台湾每日的股市和天气数据,研究气温对股市获利的影响。
结果发现,29摄氏度是气温对股市收益产生影响的临界值,温度高于29度,获利将会大幅下降。
那么夏天是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的呢?
《新帕尔格雷夫辞典:货币与金融》关于“天气”的词条中有这样的描述:“天气被看作是很好的外生变量……天气对于评估金融市场的信息处理能力肯定是有用的。
”经济学家们发现,人的情绪和感觉等心理因素在决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天气因素是金融投资决策的“情绪代理变量”,而情绪才是连接天气与收益回报的真正原因。
经济学家霍华斯和霍夫曼认为,在高温条件下,人们可能变得歇斯底里或异常冷漠。
另一位经济学家坎宁安也指出,在过冷或过热的天气中,人们变得不愿意帮助别人。攻击情绪增加将导致更多的冒险行为,而冷漠则意味着不愿意承担风险。
正是这些极端的情绪,导致了金融市场的紊乱,这也是“夏季诅咒”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作者:岑嵘 | 来源:《深圳商报》(2013年8月) 稍作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