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如何阅读一本书》,描述了如何去读一本书,书的分类,阅读的方式,读书的姿势等方面进行讲述。固有的对读书的理解是把书认真看完,然后写下读后感,就可以了。阅读完前面几章,对阅读的理解局限性较大。下面把几个自己觉得不错的内容写下来,以备以后在阅读时改进。
从书的种类,把书可以分四类,以食物做比喻:
第一类书如同主食,包括职业、生活、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及其直接解决之道
第二类书如同美食,不求针对人生的现实问题,却可以满足思想需求
第三类书如何蔬菜、水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即工具书
第四类书如同甜点、零食,用于娱乐、消遣、满足休闲需求
在古代很多读者都已将书进行了层次划分,像清代阮元在《吴兴杂诗》中写道“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就体现了层次的作用。
美国学者、教育家艾德勒提出了著名的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处于识字阶段的阅读)、检视阅读(系统化略读)、分析阅读(全盘阅读,完整阅读)和主题阅读(需要阅读多本谈到同一主题,即比较阅读)
可根据自己所读书籍进行分类,理清自己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些什么,再决定进行哪个层次的阅读,这样较节省时间,而且效果事半功倍。
从阅读的方式,分为泛读、略读、精读
泛读顺序,先看序言、目录、内容简介,然后将正文翻看几页,了解大概内容,即浏览
略读虽只求概览大意的一种阅读方式,然而,也应做到”略“而不”漏“,保证读后能阐述全书的主要内容及整体印象
精读一本书是从内容到形式,从形式到内容,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反复研读的过程
以上是对阅读和书进行分类,下面说下阅读它本身带来的好处:
选择读书的原因:许多时候,畏惧源于未知,看懂一本书皆因不解,而尝试了解是唯一的破解之首。
阅读是一项主动的活动,而且越主动效果越好。无论进行哪个层次的阅读,探求越多,提问越多,思考越多,分析越多,收获就越多。
阅读前需集中注意力,若脑中多有杂思,心情烦躁,大脑的情况和心情中枢会阻碍大脑皮层灰质有效地工作,从而降低记忆力与思考能力。
阅读时人的眼球是以跳动的模式工作的:视线的焦点首先落在第一个字上,然后眼球停止运动,对焦,读取信息,再跳到下一个字,重新对焦,读取信息,依此类推。
坚持读书已有一年,感觉很多东西未全部消化,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方法,看了这本书后,对阅读的理解更深了,阅读的效用不仅是应用,还有分享。在读完每本书后,都会输出自己的读后感,分享给爱阅读的同行者们。同时也是把作者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理解,或认可或否定或补充,都说明我是带着思考去读书,相信作者也是愿意倾听到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