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是署名为“归隐山”的一篇时评,有删节。转载于此,以飨同好。
当看到很多孩子们被各种课外补习班、兴趣班填满生活,当听到家长们因为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焦虑不已。我不禁想问:这就是教育吗?
我想到了自己上学时的情景:
一排平房,泥泞的操场,课桌没有桌斗,就把高粱杆或玉米杆连在一起搭在课桌两端的横梁上,一块布对折起来用线缝上就是书包。不管刮风下雨,小伙伴风雨无阻,每天按时地走到学校,没有家长接送,没有零食。
冬天,学生自己到山上去打炉柴,男生轮流生炉子,也有的班级设专门的炉官,我在小学和初中都是班里的炉官。孩子们在课间可以到操场上奔跑,在课堂上可以天马行空地思考,那时的孩子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时光。
到了初中,每班还分到一块室外黑板,孩子们每两周都要自己编稿、自己设计,出一期黑板报。老师上课只需两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根教鞭。
40年前的教育虽然简陋,但至少保留了纯粹。40年前的老师,不会用花里胡哨的PPT,不会设计互动小游戏。但他们眼里有孩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他们用粉笔和黑板,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现在呢?教育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再也没有40年前的无拘无束的童年。
教室里装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墙上张贴着广告公司制作精美的各种标语、宣传栏,即使有些手抄小报,更多的是家长的杰作。课间,学生在老师的看管下像绵羊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静悄悄的上下楼,没有喧哗,也没有笑脸。
每个人都是这场战争中的受害者。
最让人心痛的是,这场教育乱象的始作俑者,正是打着“为了孩子好”旗号的各路“教育专家”和“领导者”。
教育发展需要改革创新,这没错。可改革的方向得对,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能把教育异化成纯粹的商业行为。
现在的教育已经偏离了其本质,把孩子变成了提升升学率、中饱私囊的工具,把家长推向了无休止的焦虑深渊。教育变得机械化、标准化,每一项决策都围绕升学率和成绩,几乎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围绕着如何“提分”展开,而忽略了孩子是活生生的人。
有些人甚至把教育变成了他们发财的工具,他们把教育异化成了一场资本盛宴。
在中国中部的某个小县,三十多万人口,学生数量并不多,现有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县域的教育发展需求。但有人打着办“优质教育”的幌子,开办了私立小学、初中和高中。以支持民办教育为名,从公办学校抽调优秀教师到私立学校支教,除了国家财政发的工资外,还有私立学校发的“补助”。于是部分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学生从公立学校转到私立学校,师资并没有变化,但老百姓的负担却加重了。
在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是免费的,但在私立学校,每年需要支付几千甚至上万、几万元学费。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甚至需要花费十几万元赞助费才能上私立学校。每到升学季,这些私立学校门外排队的家长如一条长龙。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这些年,全国各地陆续有学校改名成“有限公司”。江西、湖南、山东、河北等十多个省份都出现了这种情况,甚至连孔子老家曲阜的中学都变成了“夫子高级中学有限公司” 。
而更令人不解的是,有的公立学校借着办学优势跨区域从县(市)外招收大量优秀学生,导致本县(市)的学生无法进入公立学校,只好选择上私立学校,既打破了县域教育的平衡,更是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国家大力提倡的教育均衡发展,但这些学校却完全违背了国家政策,大搞分化教育和贵族教育。
可悲的是,有些领导还成了这场资本盛宴的帮凶,沾沾自喜地炫耀自己属地的哪所学校考上了多少清华、北大,升学率有多高,为这些学校做信用背书,这些学校也成了当地官员升职的重要砝码。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所谓的高升学率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为代价的。
我们常说,拯救一个差生比培养一个优生更有意义,对社会贡献更大。然而,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中、高考前会设法让成绩差的学生提前离开学校,或者以社会名义报考,以此来确保中、高考升学率。
现在的教育,把一切都异化成了数据和指标。分数成了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升学率成了评判学校优劣的唯一依据。
扭曲的不仅是办学方式,各种“创新教育理念”也层出不穷。但这些所谓的理念创新,本质上不过是把教育包装成一件件商品。对教师,有各种各样教学法、培训班,对学生,补习班承诺提分,兴趣班承诺特长……这些花里胡哨的承诺背后,是赤裸裸的商业利益。
一切向利益看齐的时候,就是教育的悲哀,各种课程、各种活动进校园,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商业......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下,办学越来越突破底线,把教育完全当成了赚钱的工具。
教育的本质被彻底遗忘。教育正越来越成为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