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突降大雨,孩子们肯定都没带伞,我和先生自然是开车去接下晚自习的妞,到了学校门口附近,已是车水马龙,我让先生把车放在稍远的地方等着,我拿了一把伞就到学校门口去了,风实在有点大,虽然打着伞明显感觉到薄薄的衬衣已经湿了,到了学校门口,黑压压的都是伞,家长都焦急的等待着自己的孩子赶快出来,本来狭窄的地方,被围的水泄不通,一看这阵势,我选了个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等着,因为我看到大家都想往前面挤,以便让自己的孩子少淋点雨,一个个在门卫保安的大声呵斥下还想往前一点,再往前一点,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不知道这些孩子们有多少是能够体会到父母的那一份爱和关怀的。
我站在远处继续边等边观察,一些孩子是把书袋或者衣服顶在头上跑着走的(可能家离学校比较近),一些孩子是要骑自行车走的,边擦着车座上的水边擦脸上的水,一些是被父母打着伞护送到车里,一些是钻到父母的电动车雨披里,还有一些是自己快速跑到父母的车里,因为天黑看不清脸上的表情,但能感受到有些孩子开心,有些孩子抱怨,有些孩子无感。这些各种形式回家的孩子照出了父母的千百教养方式,千百种教养方式造就了千百种孩子,我想各有优劣。
真的是一把把伞照出了育子百态,本来一开始我也像很多父母一样,想往前一点再往前一点,这样让我的妞妞少淋点雨,后来我发现这不仅让道路更加拥挤人流出来的更慢,也看不清楚谁是谁(孩子们穿的衣服都一样,家长们的伞又挡住了视线)而且我想淋点雨又如何,也许让孩子更加能体会父母站在风雨中的不易,也许让孩子知道以后关注天气带好雨具,淋点雨又有什么不好呢?淋雨或者不淋雨都挺好的。正自想着,一个毛茸茸的脑袋凑过来:“嘿,妈妈,我在这儿,你衣服都湿了。”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和女儿相依着向车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