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南华经解读118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沉思感慨,人们拼命劳动赚钱,就为了生病的时候能有钱看病。当然,寻求无用,并不是什么也不做,树要长大,依然要深深扎根,去吸收自己需要的养分。以无用之心,做有用之事。事情做好了,心里没有那些杂念,就会自在。
庄子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确实,我们只看到有用,什么东西都用物质去衡量。前几年,读书无用论很是流行,读了很多书,最后工资和初中毕业的人一样,在很多人眼里,读书就无用了。可是读书,会让你在物质尺度之外,感受到精神的尺度,能让你在有限的物质世界之外,看到一片更广阔的原野,生命会在上面驰骋。
我们追求有用,是因为物质能满足我们的某些需求,然而,即便有了物质,很多人也过不好这一生。毫不客气的说,当今世界,不缺物质,没有饿死冷死的人,但却有有许多内耗、内卷而死的人。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那些爱马的人,用精美的框子去装马粪,又精心处理马尿,这是爱马。这时候,蚊子来叮咬马儿,如果不合时宜地去拍打蚊子,就会吓到马,从而让它咬断口勒,撞毁笼头,磨碎肚带。这就是适得其反。
人生在世,好多事情也是这样,明明是想对自己好点,可是心中的焦虑和欲望却如同那蚊子,你明明是想拍蚊子,最后反而伤了自己。一个只看到有用的人,是没法过好这一生的,因为他会将世界万物放进自己的尺子去衡量,而不是用心去享受。
人,一撇,一捺。简简单单,顶天立地,在天地之间,饮食五谷。物质生活始终都是基础,庄子虽然大谈无用,可是庄子也不能不吃饭,所以他去借粮食,借不到的时候,也还讲故事讽刺别人。
我们之所以喜欢庄子,恰恰就是因为他在“有用”之外,开辟了一片广大的天地,在这个讲究有用的世界里,道德是约束人,道义是约束人,处处都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