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正义精讲26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6
卷一·本输第二
16/17


原文: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腧之禁也。


原文译文对照:

~~~~~~~~~~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

针刺上关穴时,要令患者张口,而不能闭口。

上关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穴,位于面部颧弓上缘中间凹陷中。

上关穴取穴方法:正坐,耳屏往前2横指,耳前颧骨弓上侧凹陷处即是。

刺下关者,欠不能呿;

针刺下关穴时,要令患者闭口,而不能张口。

下关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处。

下关穴取穴方法:闭口,食指、中指并拢,食指贴于耳垂旁,中指末节(指尖所在之指节)指腹处即是。

刺犊鼻者,屈不能伸;

针刺犊鼻穴时,患者须屈膝,而不能伸直腿。

犊鼻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犊鼻穴取穴方法:坐位,下肢用力蹬直(足尖向下,绷直足背),膝盖下面外侧凹陷处即是。

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针刺内关穴与外关穴时,要平伸手腕,而不能弯曲手腕。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穴,位于前臂掌心侧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以近指尖方向为远端、以肘部方向为上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穴取穴方法:屈肘微握拳,平伸腕部,从腕远端横纹向上3横指,两条索状筋之间即是。

外关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穴,位于前臂掌背侧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以近指尖方向为远端、以肘部方向为上方),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外关穴取穴方法:抬臂,掌心朝下,平伸手腕,掌背侧腕远端横纹中点直上3横指,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足阳明胃经的气血,其头肩颈区要腧为膺窗穴。膺窗穴别名膺中穴。

膺窗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第三肋间隙,有胸大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膺窗穴取穴方法:正坐,从乳头沿乳中线向上推一个肋间隙,即为第三肋间隙所在,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一寸。

手阳明经的气血,在颈区的循行路线,纵向分布于足阳明经外侧,该经之颈区要腧扶突穴,相距下颌骨角在颈区的下垂引线不到1寸。

扶突穴位于胸锁乳突区,横平于喉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中间。

扶突穴取穴方法:头微侧,手指置平于喉结的胸锁乳突肌肌腹中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手太阳当曲颊。

手太阳小肠经在颈区的循行路线,恰正流经下颌骨角,该经的颈区要腧为天窗穴。

天窗穴位于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天窗穴取穴方法:仰头,从耳下向喉咙中央走行的绷紧的肌肉后缘、与喉结相平处即是。

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足少阳胆经在颈区的要腧为耳朵下面、下颌骨角之后的天容穴。该穴既归属于手太阳小肠经正经,亦归属于足少阳胆经从眼部瞳子髎穴处向下发出的支脉。

足少阳胆经自外眼角瞳子髎穴处发出的支脉,先下行到足阳明胃经之下颌角前方的大迎穴,再向上到达颧骨部足阳明胃经的巨髎穴,又下行至足阳明胃经的颊车穴(大迎穴与下颌角之间),再次汇入手太阳小肠经,并继续沿手太阳小肠经,下行到颈部、天窗穴之斜前上方的天容穴(以鼻尖所指方向为前、反之为后)。

天容穴位于颈部,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天容穴取穴方法:耳垂下方的下颌角后方凹陷处即是。

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

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颈区的气血循行路线,在耳后头部,沿耳廓线型包绕,该经气血流经瘛脉穴(头部耳后颞骨乳突中央)时,正好在颞骨乳突处。该经要腧为天牖穴。

天牖穴位于肩胛区向上对应的颈项面,横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

天牖穴取穴方法:找到下颌角,胸锁乳突肌后缘,横平于下颌角的凹陷处即是。

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

足太阳膀胱经在颈区的重要腧穴为天柱穴,该穴一左一右,紧挨后颈区大筋外侧缘发际下的凹陷中。

天柱穴位于颈后区,横平于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天柱穴取穴方法:正坐,触摸颈后两条大筋,在其外侧,后发际边缘,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腧之禁也。

手臂内侧面(掌侧面)上,与手阳明大肠经之手五里穴在横向相齐平(与肘横纹相平行之方向)的横线位置,此横线上一切脉搏跳动之处,禁忌屡刺,若候着前来的气血,在气血到达该穴时 ,以泄刺法刺到五次,则该经井穴、荥穴、俞穴、经穴、合穴,这五个腧穴的气血,将被放泄殆尽。

手五里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上臂外侧,当曲池穴(肘外侧辅骨的凹陷处,即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的横纹头处;或肘横纹上,肱二头肌桡侧缘凹陷中的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联系的中点处。屈肘横肱取之。正坐,轻抬右臂,屈肘将手肘内弯,用另一手大拇指下压此处凹陷处即是)与肩髃穴(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肩指肩部,髃指髃骨,为肩端之骨,该穴在肩端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正坐位,手臂自然下垂,在锁骨肩峰前下方约2横指处,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或上臂平举时,肩峰外侧缘出现前后两个凹陷,肩峰外侧缘前方较深凹陷即是)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手五里穴取穴方法:抬臂屈肘,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向上量4横指(即3寸),所及肱骨桡侧的凹陷处即是。

~~~~~~~~~~

老黄历择吉,2024.1.15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5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7


推荐:猴子森林26:猴山猴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67卷二·根结第五7/18 原文: 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
    老黄历择吉阅读 1,288评论 0 1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70卷二·根结第五10/18 原文: 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
    老黄历择吉阅读 1,324评论 0 3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5卷一·本输第二15/17 原文: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
    老黄历择吉阅读 1,513评论 0 0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62卷二·根结第五2/18 原文: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
    老黄历择吉阅读 2,994评论 0 4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51卷一·邪气藏府病形第四16/25 原文: 黄帝曰: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俞所入为合,令...
    老黄历择吉阅读 1,522评论 0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