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有区别,区别在于认知。
前言
我的一篇文章《一顿早饭引起了“争斗”,如何解读?》,得到了读者们的肯定。
也有读者反馈: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当妈的一天到晚琐事缠身时确实没有那么多耐心去慢慢倾听和理解孩子。
这也是你的心声,对吗?的确,这是现实中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困扰,所以才有一句调侃的话叫做:听过了那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如果我说,这是个伪命题,你是不是难以接受?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启挑战认知的冒险之旅吧。
1、培养孩子的内在品格,是重要不紧急的事务
什么是重要不紧急的事务?史蒂芬 · 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提出了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他根据“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把人生中的事务分在四个象限之中,第一象限是重要紧急的事务,第二象限是重要不紧急的事务。
重要紧急的事务就是占据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的事务,比如吃喝拉撒日常工作等;
重要不紧急的事务,早一天做或者晚一天做,短期内看不出差别,但却关系着人生的精进,比如学习,运动等。
柯维认为,如果我们花时间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人生将会变得轻松有序,重要紧急的事务必然会随之减少甚至消失;
但如果整天被重要紧急的事务缠身而不去改变,那我们大概就变成了救火队员,每天忙于救火,焦头烂额。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每天要监督孩子写作业,这是重要紧急的事务,这件事足以让你焦头烂额。但是,如果你愿意学习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并付诸实践,花一小段时间助孩子养成独立高效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那么这件重要不紧急的事务,将彻底解放你。
是不是很心动?的确很心动。如何做呢?
一切还需从提升认知开始。
首先,提升认知,目光放长远
第一步,通过学习提升认知,最好的方式是读书。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方式,能助我们开阔眼界,看得更远。
在接触科学育儿知识之前,我和周边许多人一样,认为监督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天经地义,甚至还担忧以后自己没有能力教孩子写作业。
但是,在接触了科学育儿知识之后,我的认知完全被颠覆,原来教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情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样做无法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无法教会孩子为自己负责的品格。
我意识到,我们要考虑的,不是“我如何让自己有能力教孩子写作业”,而是“我该用什么方法来赋能孩子,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这就是认知的力量,帮助我们发现真问题,找到改变的入口。
如果没有提升认知,总停留在固化的思维里,就不可能有改变现状的念头和动力。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意识不到周边习以为常的现象存在问题,又谈何改变呢?
我们习惯在重要紧急的事务上忙忙碌碌,疲惫不堪,抱怨不断,却又不去改变,原因在于做这些事只需按照自己已经熟悉的自动化轨迹运行即可,毫不费力;而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务,如读书,培养孩子的内在人格等,都需要挑战自己的舒适圈,挑战自己的固有认知,要经历破茧成蝶般艰难的蜕变。
第二步,目光要长远
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务,期待立竿见影的成效,是不可能的。需要有长远目光,用静候花开的心态来对待。
教育孩子,最忌短视。如果你因为一次两次的尝试无效就轻易放弃,孩子也永远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
重现一个场景:
今天你听了尹建莉老师讲述她如何让孩子学会对自己作业负责的案例,你想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尝试。
你提前和孩子沟通好,以后不提醒他写作业,这是他的事情,需要自己安排时间。
第二天,他放学回家,你真的忍住了没有催他写作业。孩子玩积木到21点,丝毫没有要写作业的苗头。这时你已经心急如焚,忍到了21:30,终于忍无可忍地要求他去写作业。尝试宣告失败。
通过这件事你得出了一个结论:尹建莉老师的理念只对个别孩子管用,那些孩子都很优秀,自己的孩子本身就没有自控力。然后,就彻底放弃尝试,又开始每天焦头烂额地催促和监督孩子写作业。
怎么样?这是不是你的真实写照?
其实,你忘了一个最朴素的哲学道理:量变引起质变。
请权衡一下:一次作业甚至几次作业没有做,会有多大的影响?没有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又会有多大问题?你最终的目标又是什么?
如果真的认真权衡了,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目光放长远一些,不要总跟眼前的短暂得失较劲。
在此也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是某个写作社群运营官说的,我非常喜欢,也非常应景:你只管认真践行,把惊喜和成长交给时间。
其次,授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按照柯维的时间管理方法,想要分出时间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授权。
我们之所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很大的可能是我们总想事事亲力亲为。但是,人的精力有限,而且,一位管理者(父母),自己是全能选手固然很好,但真正体现自身价值的,是给被管理者(孩子)赋能。
就如诸葛亮,神一般的人物,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军队去打战都能预先提供锦囊妙计。然而,在他的管理下,新一代中再无强将。严格上讲,他只是一位能人,而不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
所以,作为父母,你要想办法给孩子赋能,锻炼他的能力。
当孩子想帮你做家务时,授权给她做;当小小的孩子想自己吃饭时,授权他自己尝试,不要因为收拾餐厅太麻烦就不允许他动手。
如果你出于爱孩子的心,事事帮孩子搞定,其实是在以爱的名义剪掉他的翅膀,你还期望他以后能飞吗?
最后,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在儿童早期,父母是孩子最崇拜的人,孩子通过模范父母来获得自我认同。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要成为那样子的人。
这不是鸡汤,而是事实。
想想一些画面:
你葛优躺在沙发里玩手机,孩子喊你,你不耐烦地问她要干吗,或者叫好几句你才过去。那怎么能怪你的孩子拖拖拉拉,不立刻回应你的要求呢?
你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威胁她,指责她,那怎么能要求你的孩子脾气很好,温顺听话呢?
你一闲下来就玩游戏看电视,却要求你的孩子要热爱学习,可能吗?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榜样和氛围的力量,不容小觑。
孩子是很敏锐的,甚至有人把孩子比作监视器,时刻在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他的学习和模仿能力远比你想象的要强得多。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或许有人不同意这个说法,毕竟人要自知真的不容易,但事实就是事实,反对之前请先好好反思。
Anyway,想要孩子变成你理想中的样子,不妨先试着从自己做起。
2、正确定义孩子的行为,才能游刃有余
我最近在看《魔法岁月》,很多例子,非常生动,也颠覆了我的认知。
当一个原先很喜欢洗澡的2岁半孩子突然非常抗拒洗澡,一将她放进浴缸里就强烈抗议的时候,你怎么定义这个行为?
姨奶奶支招说:这是不听话,是叛逆,打她一顿就消停了。
但专家分析的结果告诉你,突然抗拒洗澡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小家伙前两天看到浴缸排水的过程,她认为她也会从下水道流走(她并未形成相对大小的概念),对此感到很恐惧。
看到这里,你惊呆了吧?反正我是惊呆了。
再来说说我身边的例子。
当桐一直喊“爸爸”却不说出她的想法时,你怎么定义这个行为?
桐爸会有点不耐烦地跟她“讲道理”:不要老叫我,你有话就说。他把这个行为定义为:不勇敢,坏习惯。
而我不这么认为,她喊“姑姑”时,我会不厌其烦地回应她,适时鼓励她:你想要什么就说出来,如果这件事情适合现在做,我们就做。我把这个行为定义为跟她内敛敏感的气质类型相关。
(事实也证明,桐在我面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不是纵容的结果,而是理解和倾听的结果。)
聪明如你,已经看出门道了吧。正确定义和解读孩子的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吼她,打一顿,骂一顿,这些做法只在一瞬间看似有效,但接下来的日子里,被压抑的本能一定会回来“复仇”。
比如上面的例子,将2岁半的娃打一顿然后强行放她在浴缸里洗澡,孩子内心那无处安放的恐惧将改头换面卷土重来,最终孩子出现了失眠障碍,每天发脾气次数明显增多的状况。
正确定义孩子的行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了解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成长特点,用孩子的思维来看待一件事,而不是用成人的思维来与孩子进行“权力争斗”,企图树立子虚乌有的假权威,将会伤人伤己。
3、理解孩子,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生活即修行,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提倡在事上磨练。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认为:教育无小事。
每一件事,看似小事,却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影响着孩子的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将决定孩子在往后的人生中将如何解读世界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拿一件常见的事来说:孩子撞到桌角,大哭起来。
爷爷奶奶辈的反应可能是把孩子抱起来,安慰她,孩子没有停止哭泣,爷爷奶奶就打桌子,怪桌子撞到小宝贝,孩子觉得很好玩,破涕为笑。
爸爸妈妈辈的反应可能是抱抱孩子,安慰她,然后告诉她没事没事,不疼不疼,要勇敢。
前一种反应,教会孩子:原来一切都是别人的错,与我无关;也教会孩子把他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无合作精神);
后一种反应,教会孩子:爸爸妈妈并不理解我的感受,以后痛也不能哭,他们会觉得我不勇敢。
有效的做法是什么呢?
尹建莉老师这样做:先给女儿揉揉撞到的地方,告诉她不小心碰到了没关系,妈妈亲一亲就不疼了,等她好点后,问她,你和桌子相撞,它也疼是不是?来,咱们一起给桌子揉一揉。
这种方式,教会了孩子犯错或者不小心就要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也教会了孩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一件生活琐事,可以发掘出很多教育的点。所以,莫烦恼,试着把这些琐事变成理解孩子的契机,这也是修行的契机呀。
4、愿力
最近在写作社群战友的分享中,看到“愿力”这个词,心里有一些触动,践行科学育儿理念,需要愿力。
愿力,是指一种内心深处非常强烈的感觉,它会推着我们去勇敢地做正确的事情。
为什么同样的工具,同样的理念和方法,有的人用起来如鱼得水,而有的人很难上手?
原因在于:背后除了技能外,更多的是情绪、思维、认知和能量的差异。
如果一个理念用在你的孩子身上看似无效,你不要着急去否定这个理念,也不要放弃尝试,先试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如果你真的有足够的决心想赋能孩子,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方法。
想说的话
中科院心理所的张梅玲老师说:教育孩子,要甘当无名英雄。
是的,在儿童教育中,你的付出与成效,中间隔着很长的时间差,几年,甚至几十年,这难免会让你时不时怀疑自己的理念是否有效。
其实,无需担心,只要你看几本科学育儿取得成功的书籍,听几节心理学老师讲的育儿课,你就不难发现:这些成功者养育孩子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出奇地一致。比起短期的成绩,他们更看重的是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内在品格。神奇的是,这些人的孩子,恰恰学业成绩都非常好,自律性也非常高。
验证了那句话:人格培养好了,成功只是附属品,自然而然。
最后,愿你有所悟,有所行动,将听过的那些道理,内化成你的品质。也愿你的付出,助力你的孩子活成最理想的那个样子。
文/我若盛开
202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