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阳明良知的内外修行功夫

致良知,实质上是教条准则的内化和具体化衡量,用良知来判断事情该不该、对不对。

致良知有两个方向:向内致,进行主体性建设; 向外致,即格物。

格物非从“物”中求出个“理”来,应是反求诸已,通过类比来检验良知,通过类比来调整、修正良知。

比如孔子的修行功夫,学而不厌的“学”是学做人,无限对标提升境界; 诲人不倦的“诲”是教别人,不限于课堂的空间和传统的教学形式,教的内容可以无限广大,可以教人致富发财,因为“教”也可以理解为帮助人发展。也是向内的功夫和向外的功夫。

一旦把“良知”推到玄学、神学、神秘学的抽象高度,不可证实、证伪、辩驳,就值得警惕了。要防止自己陷入迷信的沼泽,也就是所谓“走火入魔”。

良知是有层次高低的,至少在修行功夫上是有很大差异的,不能类似口头禅之类被庸俗化。

比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指从当下开始立即停止作恶,并一生追求至善,那么就成“佛”了,而不是放下屠刀的那一刹那,你就达到了佛的最高境界了,否则那些杀鸡杀狗的人,早都是佛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 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坛经》 译文 一切恶...
    何晓畅导演阅读 8,173评论 0 51
  • 作者|五花马 公元322年,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臣王导一日从宫中回到家后失声痛哭,悲不自胜,告其诸...
    五花马00阅读 6,978评论 3 4
  • 凌晨2:45分,被一场梦惊吓醒,梦中场景历历在目,至今心有余悸,毛骨悚然,想起来都后怕!即是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显现...
    幸福规划师创始人福星阅读 4,868评论 0 1
  • 01 现代人说禁果,都会下意识地把它解读为XXOO。而偷吃禁果,则是指未到合适年龄的小年轻偷偷摸摸地XXOO。 其...
    悟恩说事阅读 12,522评论 2 1
  • 题记:往日思想的火花,在此重拾,依然涌动不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为志。 顺其自然,随生随灭,既然自己也是自然的...
    红叶竹马阅读 5,023评论 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