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一种写作结构,让满分作文不再是梦

我在教小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发现:孩子们的字词句的积累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有的孩子作文写得好,有的孩子作文写得不好呢?

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作文的结构上。

很多孩子都是提笔就写,没有梳理文章结构的习惯。

所以,作文写完了之后,才发现修改作文要伤筋动骨。

孩子们的每个句子都是通顺的,每个自然段也言之有物,就是作文的逻辑不清晰,结构混乱。

所以,我在修改他们的作文的时候,往往先要给他们的段落重新排序。

在学习完今天的课程后,我对写作的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小学作文的写作利器——总分总结构

小学生写作文的结构常见于总分总结构。

这种结构对初学者来说,十分友好,往往刻意练习几次就能够熟练掌握了。

但是,想要在考试时脱颖而出就不容易了。

总分总结构的文章,除了开头和结尾要点题,要精彩,要前后呼应外,最难出彩的其实是分的部分,这也是我在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所以,要想写好满分作文,就要处理好“分”的部分,根据不同的素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一、并列方式

比如说,让孩子写《四季之美》。

开头和结尾可以引用诗句,也可用排比句式来增强语气。

但是,想要获得作文满分,在分别阐述四个季节的美景时,就要选取不同的素材,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向读者展示四季不同的美景,让读者感同身受。

在写每个季节的美景时,我们可以分别选取每个季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详细描写。

但这样的写作技巧旁人也会想到,这不会成为孩子作文满分的保命符。

如果在描写每个季节景物的结尾,再并列将四个和季节有关的故事,那么孩子离满分作文就不远了。

这就是孩子们在写景类的文章时,可以运用的最基础的写作方式:写景+叙事。

二、递进方式

比如说,孩子们要写和母爱有关的主题作文。

如果只是按照套路写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要怎样感谢母亲的话,孩子们往往会与满分作文失之交臂。

如果换一种角度,先写对母亲的埋怨和误解,然后慢慢地了解了事实的真相,真正地理解了母亲之后,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最后,和母亲冰释前嫌、和好如初,这样的作文就有新意了,也更容易获得老师和读者的青睐,赢得作文的满分。

这样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层层递进,谆谆善诱的方式,更容易出彩。

三、对比方式

我记得孩子们曾写过一篇关于“手机迷”爸爸的作文,他们都不自觉地运用了对比方式来增加作文的深度。

文章以爸爸看手机入迷的几个典型故事为开头,然后分别用了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来劝解自己的爸爸不要再做“手机迷”了。

这样的文章就非常有说服力了,相信我们每一位父母看到后都会有所启发、有所反省。

写作的初始阶段,我们不需要掌握所有的写作结构,企图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

小学生想要获得作文满分,先掌握这一种结构就够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