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问》一文是朱光潜先生对于学问、当时人们对学问的态度、如何做学问等提出的一系列看法和建议。
我们读完文章后必须搞清楚四个问题:1、学问的定义;2、学问的目的;3、学与问的关系;4、通往学问的途径。
一、学问的定义
学问是任何人对于任何事理,由不知求知,由不能求能的一套功夫。作者提出,学问并不是一味的读书,读书只是学问的方法之一。只会死读书的人,最终是无用的。
很多人的意识中,认为读书越多的人即为有学问的,曾经我也有过这样的误解。之后,读书越多,才知道自己的想法荒谬。
有一个故事:药师让弟子们进山挑水,弟子们很快就挑回来了,唯有一个弟子,日落西山,才回到医馆中。晚归的这名弟子,却成为了关门弟子。很多人就很疑惑了,为什么?中药材讲究用水,光是水就可以分为十几类,盐碱水是最不能用来熬药的。药师想要检测弟子们日常所学,但他们却简单的认为挑桶水就完事了,唯独最后一名弟子进入深山中,历尽辛苦,挑回了甘洌的泉水,得到了药师的认可。
学问不是简单模式的重复,而是要加上思考,学而有思,才能有所得,有所悟。
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苏格拉底曾说,“知识即德行“。一个人不会放任坏的事情任意去发展。一个有学问的人是有德行的人,是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二、学问的目的
很多人将读书求学做学问当做一件很功利的事情来做,认为学得一种学问,就习得一项技能,就混得一个资格,可以某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的狭义。但是学问最大的功用恰不在此。
现在就有很多“知识分子“就将学问定义为这一狭义的“用“字上,是最要不得的。学问是为生活,但是只是简单把它看做为口腹之欲,则大错特错矣。口腹之欲在于滋养人的身体,学问却是要解决精神之欲。精神和肉体一样,都需要滋养,细细的滋养。
学问是精神的食粮,它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孔子赞颜回:回也不改其乐。可知他乐的是什么?不是颜回对生活简单的安于贫困,而是他有足够丰富的精神世界,让他觉得贫也不苦。
有学问的人可以把看似简单枯燥的事情,变得有趣起来。有人流落孤岛,没有一人可以陪他说话,他便对花草树木命名,每日清晨必道“早安“。接着,像是熟人一般,聊天,说心事。这样让他度过了漫漫岁月,最终得救,且精神正常。
三、学与问的关系
经过几十年的求学生涯,一朝豁然开朗,便是学有所得了。学原是离不开问,不会起疑问就不会有学。
一个人做学问愿意钻进去,把不知道的东西变得知道,对知道的东西衍生出新的疑问来,如此循环往复,学问的乐趣就在其中了。学问难就难在这里,有趣也有趣在这里。所以,学问先得学会发问,有问才想去钻,有钻才能入迷,入迷方能见其奥妙无穷尽。
学与问相连,所以就不再是简单的记忆力和沿袭的问题,而是运用思想。论述思想和学问关系最精辟的一句,莫过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了。
思一方面寻求学习内容能融会贯通,有条理,一方面由疑难启发新的知识和新经验。一般学子在这个过程中又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过于相信自己,忽略前人成果;一是太过于盲从,失去独立性。
牛顿曾经说他的成就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问,先要学,学前人的思想;再要问,问便有疑,疑便生新知识,新经验。
四、通往学问的途径
学问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是个人自己努力。家有藏书千册,却始终不愿翻开书去读,那又有什么用呢?二是认清方向和门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进对了门,才能好好修行。进山修道士,错进和尚庙,也逃不了被剃头的命运。
学问得要慢工出细活,急不来的。若能平心静气,冷静思考,用心观察,多角度的切入,学问尽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