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以下的观点,你是否能接受?
无论过去经历多少的痛苦与不幸,你都不该以“受害者心理”自居;对“可怜的自我”顾影自怜;而是应该把关注点聚焦于“以后怎么做。”
职场中和老板意见相左,遵循“课题分离”的原则,你以自己的方式工作,至于老板接不接受,那是他的事儿…被降职,甚至解雇,也是老板的课题,不是你能掌控得了的!
你爱上一个人,如飞蛾扑火般的不顾一切,要有对方建立亲密关系,这是你的课题,你爱她,与她无关!
对孩子,既不应该批评,更不应该表扬,而应该平等地去尊重他;不鼓励孩子之间展开竞争,没必要树立家长和老师的权威…
你认同以上观点吗?
乍一看,我很难接受这些“反常识”观点,可是在读完两遍《幸福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二之后,我觉得阿德勒关于教育,还是真的有一番真知灼见的。
在勇气两部曲之一---《被讨厌的勇气》中,已经阐明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出的目标包括:
行为方面的目标和心理方面的目标:
其中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1.自立
2.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1.“我有能力”的意识
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人类因为遵循心理先成长,身体发育却相对滞后的规律,由此产生了孩子心理上“想做的事”和肉体上“能做的事”之间的差距,在挫败感下会滋生自卑心理,老师或者家长,如果能够施以恰到好处的帮助和鼓励,会成为孩子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阿德勒眼中的教育是什么呢?
他认为,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这是教育者--,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
一,自立:既包括通过工作,实现经济上的自立;还包括用自我认同代替他人认同,实现精神上的自立。
如果教育,指导,帮助,都是以“自立”为目标时,其入口在哪里呢?阿德勒给出的答案是:尊重。
因为《爱的艺术》,而被我们熟知的德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是这样定义尊重的“尊重就是实事求是的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尊重就是要努力的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可以说尊重也是“鼓励”的根源。在老师或家长的尊重下,每个孩子都会接纳自我,并找回自立的勇气。即,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从“教的一方”要尊重“被教的一方”入手,教会孩子尊重。
可是,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为什么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同样的老师教育出来的学生们,展现出的却是迥然不同的精神风貌和学习态度。有的孩子根本不需要,你怎么费心的管他,照样品学兼优;有的孩子却上课犯困,张口闭口都是游戏,连结交的朋友也是“臭味相投”,但往往是这样的孩子,在同龄的青少年中似乎更受欢迎!还有大多数的是,学习似乎是为了父母,老师,把完成规定的学业视为一种“打卡行为”,缺乏学习的能动性。
那这些问题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呢?
阿德勒认为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5个阶段来考虑:
第1个阶段,称赞的要求,目的“获得表扬”,在学校这个“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
老师应该通过表示“尊重”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即使“不特别”也有价值,多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关注其“兴趣”,并与其产生共鸣。
第2个阶段是“引起关注”,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也是为了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
表现为有的孩子上课捣乱,捉弄老师,还有的丢三落四,爱哭,动辄告状,总之要刷一下存在感。这个时候,老师也需要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你有你的价值,引导孩子遵守纪律,尊重老师。
第3个阶段,目的发展为“权力斗争”。有的孩子表现为不服管教,挑衅老师或者父母。
脾气暴躁,有的去抽烟,甚至偷盗,无视规则。消极的孩子们会通过“不顺从”来进行权力争斗,不肯配合老师家长的要求和规定。
第4个阶段就是“复仇阶段”。
前面三个阶段,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以及权力争斗,这些“希望更加尊重我”,是一种渴望爱的心情的体现,如果能够满足,当然好。反之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既然爱而不得,索性不如让你用“憎恶“这种感情来达到关注我的目的。具体表现为,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
这让我回想我小学时期的一个男同学,数学课上,挨了女老师的严厉批评。到了美术课上,他公然挑衅男教师的权威,用脏话骂老师。后果是被老师狠狠地揍了一顿,(我们那时的教育,还允许体罚)结果是,他变本加厉,加速滑向堕落。逃学,抽烟,结交一帮社会的小混混,勉强混到小学毕业。
早早的走向社会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做生意挣了大钱,早早的买了车,因为不守规则--酒驾,早早的走了…更可悲的是,我的初中同学是他的未婚妻,英雄般的崇拜着他,大喜的日子都定好了,却让他以悲剧终结了这一切…
问题行为的第5个阶段就是“证明无能”。
为了被当成“特别的存在”来对待,在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后,但都没成功。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在家庭中,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教育学中就是把这种情况称为“习得性无助”。
既然怎么努力,都摆脱不了失败,那索性放弃,不是更轻松些吗?于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无能,除了装傻外,对什么都不再感兴趣。最可怕的是,老师,父母越想插手去管,他们采取更加极端的方式“证明无能”。
以上第4,第5阶段,心理医生的介入,干预能更好一些。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现代阿德勒学说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自立,并且,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就是“在教育”。
关于自立,康德这样说:“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没有他人的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也就是说,人处于未成年状态是自己的责任。”所以,要做到自立,“一定要拿出运用自己理智的勇气”。
因此,阿德勒倡导,处于成年状态的教育者“既不能批评,也不能表扬孩子。”在阿德勒看来,批评或表扬,也就是赏罚,会妨碍孩子“自立”。因为赏罚是企图将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这种方式的大人内心害怕孩子“自立”。这与“尊重”是背道而驰的。
“尊重”是基于与孩子建立横向的平等关系之上;基于对人的尊严与潜能的强烈信赖之上,而认为的“人随时可以决定自我”,认为人是可以在改变中不断成长这种思维下,无条件信赖孩子是“孺子可教也”,而非“朽木不可雕也”的一种发展性的眼光。
教育者应有的态度应该是告诉孩子“这件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策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和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在尊重孩子们的决断时,给予帮助,但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他们。即使他们的决断以失败告终,孩子们从中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明白“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在不断的成长中,实现自立。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对孩子而言,共同体感觉是什么呢?
二,共同体感觉:是存在于所有人内心的一种“感觉”,通过交友挖掘出来。孩子们最初学习“交友”,挖掘共同体感觉的场所就是学校。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据此,把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时必须面对的课题称为“人生课题”,分别是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这三大课题,根据人际关系的距离和深度,由远到近,由浅到深排序为:工作,交友,爱。工作和交友就是“信任”还是“信赖”的区别。工作关系是有条件相信对方的“信任关系”;交友关系是无条件的“信赖”关系,而能否“信赖”他人与能否尊重他人紧密相关。
教育的入口是尊重,而尊重就是信赖,基于信赖的关系就是交友关系。爱,是阿德勒思想的迈向幸福的重要阶梯,是人生课题的最终关口。
如果一个人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信赖意味着接纳真正的自己,尽管不完美,一定是撕掉面具的那个真正的自己。
同理,作为教育者,只有做到真正的信赖自己,才能信赖学生,并与之建立交友关系,构建师生间的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当年以军医的身份被征召入伍,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对幼年因失去弟弟,而矢志从医的阿德勒说,军医的任务违背了他从医的意愿,为住院的士兵们实施治疗,目的是为了尽快把他们继续送往前线…
他“品尝到了犯人一样的感觉”,如何能够阻止战争,成为了他探索的理想。
他认为,如果人类都具有视他人为同伴的意识,也就是共同体感觉,如果能够将这种共同体感觉培养起来,就可以防止战争。他是乐观的,也是慈悲的。
他的原理中的原则是“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倡导人们不能因为眼前的不幸而放弃理想,用协作代替竞争,用尊重与爱,构建命运共同体,在这些历程中,实现“一切的幸福,都来自人际关系”。
史蒂芬•柯维博士,也深受阿德勒思想的影响,在他的著作《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第三选择》中都能感受到,他的理念是对阿德勒思想的发扬光大。如: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双赢思维,不断更新,协作增效…
从爱自己身边人扩大到整个共同体乃至整个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孩子的重要教育者--老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要有“获得幸福的勇气”去“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
当然,以上所有这些建议,都是基于你是一个负责任又充满爱心的老师和家长而设定的。
掩卷沉思,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但幸福的人生却有很多相似。
当下,我们需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抵抗,战胜这一场瘟疫,这也是人类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因为,活着才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