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教育的效用在于激发人对真善美追求的天性》中,简单的提到了70/20/10的学习成长模型,近日又再次回顾,觉得又有体会。
首先要指出的是这个70/20/10学习模型并不是房子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只是Lombardo 和Eichinger以近200名企业高管作为调查对象,针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做出的一个大致的总结,大概意思就是说,他们的学习成长过程:
70% from challenging assignments - 挑战性的任务
20% from developmental relationships - 发展型的社会关系
10% from coursework and training - 正式的学习或培训
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只有正式的去学校学习,去参加夜校和网课,去职业的培训,去追求读书的数量才算学习,才能成长。其实事实不是这样,我见过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也见过很多人去片面的追求各种职业的认证,却发展通道一直受到制约,他们的付出和收获显然不成比例。
他们热爱学习,他们也勤奋刻苦,但他们局限了学习的含义,他们用表面的勤奋来掩饰了内心的懒惰,或者说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
我不愿继续好为人师地进行说教,我再分享一点自己的实际体会。
我上周参加了公司管理层针对各职能的角色定义和素质模型探讨的焦点小组(Focus Group)。在此之前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知识储备基本为零,刚加入公司也不久,不知道典型的职业特征,也不清楚职业的发展通道。跟小组的其他人的经历比起来,我就像一张白纸,而且还得面临语言表达的尴尬。
坦白来讲,事情发生的两天前我都还忐忑,不知道自己该去说点什么,但后来经过更多地思考和准备,我基本上已经知道自己将要干嘛了。而在事情做完之后,我觉得我收获得更多了。
对于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充满了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这个任务,具体来说,我就亲身体会到了组织的管理的重要性和难度,感受了制度设计的复杂性,感受到了不同角色之间的微妙差别,感受到了组织的策略vs个体的目标的平衡。
我相信这些知识在学校里,在书本里一定也能接触到,但是很早以前古人就说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我们一定不能仅仅把学习定义成待在象牙塔,一定不能把书本当做是阅读的唯一方式。
乐于迎接挑战,建立良好社交,善于总结回顾,这才会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并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