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国的女儿ing刘长志
设立“路标”助修行
现将近期修心过程中容易走偏的地方和需要深入的点,进行梳理,犹如在弯道上设立的路标,以时时警醒和匡正自己行走在大道上。
NO.1分享心得的深度剖析
学习群里,经常出现关于分享心得是否妥当的讨论。有的担心修习不够,不愿做心得分享;有的分享后,会关注心得的阅读量和同道认可程度,引发了自己的好名之心;有的自设障碍,臆测自己的分享会被别人认为显摆,于是在分享前,先自我压低一下,对分享瞻前顾后、心存芥蒂……如此种种,皆源于身有所愤懥、恐惧、好乐、忧患,心被拖偏了不得其正。此为修身之忌,自当戒之慎之。(一针见血,直指关键的精辟)
心学是完全向内求的一件事情,梳理和分享心得,是对自我修习体会和情况的梳理,是非常重要的省察克治途径。就像水浇地,水流过的地方会低于两侧形成沟痕,那么位于沟痕处的“知”就比两侧的“知”更深了一层。(这个比喻很形象)
修习心得形成的文字,和实修程度没有必然的对等关系。心得写的好,不代表修习程度就比别人高,也可能是文学好。没有将心得形诸文字,也不代表修习程度就比别人差。梳理心得最重要的是自己受益,如果同时让大家受益,那是修习过程的副产品产生了价值。(这个主次非常重要)
如果分享是为了显摆,那么受蒙蔽的实为分享者本人,戕害了自己的良知,放纵了自己的私欲。即便码出的文字能开出花来,对心性的提高一样没有帮助。心学的实修,在心体上踏实用功是关键,功夫到了自然有感悟有体会,分享文字与否,只是个人习惯和是否形诸笔墨的区别。
同道为鉴,才能共同进步。同道的心得体会是我们修习的财富,学习别人的心得,要善于从别人心得和视角里吸取营养,帮助自己修习。如果受到了启发,应该心存感恩;如果没有,应该保持尊重。我认为,这才是分享心得和学习心得的妥当态度。(大赞)
NO.2事上磨的根本
心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问,入世治世,妥当的处理人情事变才是精髓。实修,是在心体上体认义理,并在事上磨中践行义理的过程,内外兼修方能合道至功德圆满。义理的懂得,也需要时间和经历的磨砺。懂得后,坚持“必有事焉“的“事上磨”,不断格物导正心体,从而完成致良知的过程。功夫磨得纯熟了,表现出的自然就是仁义礼智信,人情事变的处理自然就会妥当。(这个蜕变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功到自然成,急躁不得)
向内修习,满足于自己的心体明了,那是看重光景,于实践无益;事上磨后,觉得处理事情的手段和效果,和过去相比有明显不同,那是看重效验,向细枝末节上求了。满足或不自知于求光景和效验上,就是偏了,失了根本。上周《“一波三折”的事上磨》心得的梳理,让我忽然意识到了修身功夫的偏离。事上磨的目的,不是对末端意和物的感知和手段的提高,也不是做事效果的不同。事上磨的根本,是时时存养本心,时时刻刻让天理落在心之本体上,使存养良知的心更为真切,使心中具有监察功能的觉知日益敏锐,稍有私欲萌动,就能立即发现并导正觉知的方向,这才是心性功夫的真正提高,就如同“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的道理一样。(只是一个“诚”字)
NO.3“知止定静安虑得”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大学里的“知止定静安虑得”,是修身法门,一条线顺下来的。个人理解,这条线中,最核心的抓手是“止”,最真切的落脚点是“安”。“ 止”有很多种意思:比如止于至善,止有无限趋近“limited”的意思;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缗蛮黄鸟,止于丘隅。”这两处的止,是居住的意思;诗云:“穆穆文王,呜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里的止,应该理解为以~为底线,底线边界的意思。知止,知道在哪里止并能止住,实在是太重要了。比如在亲密关系中,你一句我一句,两人越说越激动,矛盾自然升级。你一句,我止了,由着你说,只一会,矛盾就会消弭于无形。原来同道分享时,经常说的“延迟3分钟做决定,自己先离开,慢下来”等等,说的都是做到当下的“止”,止了才能定下来,才能接着往下走。
关于最真切的落脚点“安”,说的就更多了。心安的根本,在于心在其本位。心安的标准在于自己内心的良知。心安下来,天理自然会呈现。我们入世治世的很多时候,都面临着左右两难和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所谓心安,就是让你重新再选一次时,你依旧如此。(点睛之笔)心安的感觉,就是心里坦荡无私,无论外物怎么扰动,心能定得。不在乎别人是否知道,良知充盈,循理,尽人事听天命,在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选择时,自有承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结果的勇气和坦荡,一句话,就是我认了。失眠、纠结等种种状况,被七情和私欲牵累,都缘于心体的失位或移位,疲于奔命尚应接不暇,又怎能做到心“安”呢,又怎能获得坦坦荡荡的幸福感呢?只有不断存养本心,心安了,才有下面的虑和得。(极精辟)
NO.4如何妥当的发挥“蜡烛”作用
这个话题,群里讨论也是最多的。老师的正本清源,是为了恢复圣学原貌,为传统文化的回归疏通根脉,用老师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尽一个为儒者的本分。作为“蜡烛”作用的发挥,其实就是做好当下、活在当下。做好与自己角色、位置相匹配的事情,想与自己相匹配的事情。如果你牧守一方,那就尽到你牧民之官的职责,做个老百姓拥护的父母官。如果你是个管理者,那么就做好你职责范围内的事。需要帮助朋友做有关事项的调停,那就叩其两端,站在规则判断的层面,给建议,点到根上,不过多介入他们因果,尊重他们自己的决定,最后再以情绪安抚。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就做好家庭角色应该做的事情,如此而已。
处于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就说什么话;有几分情,就尽几分力。做好这些,就是发挥了“蜡烛”的作用,尽了本分而已,焉能自我感动,岂能沉迷其中?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别人没有自我改变的意识和需求,却总想着帮助别人脱离苦海,就是“意必固我”的人性晦涩和私欲作祟了。
发挥好“蜡烛”作用,一句话,就是个素位而行合于道的妥当。(君子素位而行,是儒家用世的根本原则,把素位而行融入生命的历程,坦坦荡荡的幸福感只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