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微公号,ID:云间月皎皎,文责自负。
《六个说谎的大学生》是一篇日本作家浅仓秋成写的畅销悬疑小说。于2024年11月22日在日本上映。讲述了6名大学生应聘过程中在为了获得著名企业的就职资格,而互相展开心理战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面临大学毕业,有求职需求的六位名校大学生。他们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一个个初出茅庐,自信满满,又小心翼翼地踏足职场的第一道关隘:入职考核。
作者就围绕着入职考核这个核心事件引发的故事丫来,发生的时间是一个月,从进入最后一轮考核的最优秀六人组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直到推举出最后一人面试。
这场诡异的毕业求职经历,由斯彼拉公司人事部长鸿上导演,设计了一场入职考核的残酷厮杀。这场考核把六名大学生的求职之心,拨弄得忽高忽低,忽喜忽忧。在争夺唯一入职名额的利害冲突下,诚实与欺骗,善良与丑恶反复交战,把人性中隐藏最深|最幽微的阴暗心理激发出来。悬疑设计,扣人心弦;心理描写,准确细腻。
小说开篇就快速切入主题
当人事部通知六人小组,最终考核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竞争是很激烈的,前几轮已经淘汰了五千多名学生,才选拔出了六位。最后一轮,人事部长要求六人了解彼此个性、经历、弱项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发挥所长,互补所短,就像组成一个合作无间的团队,也就是所谓的“小组讨论”。
极富张力的对话推进情节进展
作者用对话的方式,简练高效地交待故事背景,以及入职考核的最初游戏规则,快速推进故事情节进展。
从最开始的礼貌而又距离的招呼,到言语间不时暗示自身优势,到熟悉后不经意流露心迹,以及最后的各自为阵,步步设防,剑拔弩张。
刚开始聚会时说:
“想点饮料的人请举手——嗯,零票。”
“零票,咱们像来参加国会的。”
所有人都笑了。笑完终于发觉先前的精神状态确实非常好笑。
“想点什么就随便点吧。”
熟悉后,途中闲聊: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很喜欢月亮。”
“唔,确实有吸引人的感觉。”
“它只显露表面。”
“嗯?”
“我是说月亮——从地球上看绝对看不到它的背面。听说了这点以后,我就开始想些有的没的,月亮背面会是什么样的呢?”
“真有意思,是什么样的呢?”
“什么样的呢,不在上面住上一住大概是无从知晓的。”
说完,嶌脸上的笑意仿佛细雪融化一般逐渐转浅。窗外照进的月光让她的脸上隐隐泛起黄色的光辉。
就连大学生的应聘回复也暗含玄机:
“你认为最好的领导应该具备哪些特质?”九贺的回答是:灵活且固执。哈哈,这正是九贺这个人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啊!
森久保公彦的学历是一桥大学,他说“家里没什么收入,怎么着都必须上个国立大学”。特长爱好是“探寻便宜午餐”。仔细想想,贫穷的心酸,被置换成冷嘲困境的幽默和韧劲。
波多野祥吾被问到,人生最大挫折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我觉得自己目前的挫折就是,没有经历过重大打击”。莫名地让同龄人仰望的自信。
矛盾冲突以利益竞争为指向
先是人事部抛出了第一个诱惑的鱼饵:六人全部录用。条件是六个人充分了解,精诚合作,如臂使指,在一个月内寻找并解决公司实际问题。
这一考核要求,就像夹心的糖球,让六个名校毕业生表面上暂时放下竞争的铠甲,亲密合作,各展所长。在这个过程中,波多野爱上了嶌。六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展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关爱、勇敢、互助、协作等等正能量的一面。
然而转折发生在考核的最后几天。人事部在DDL抛出来只允许推荐一人的炸弹,立即就炸裂了粉饰的太平,夹心糖包裹的人心之暗毒,每个人都有份。于是六个人勾心斗角,各自为政,相互算计,相互攻讦,结果发现每个人都是撒谎精,每个人都有不能曝露在太阳下的秘密。
正是这个斯彼拉公司唯一的入职名额,让他们互相残杀,撕裂温情的面纱,暴露出人性中阴暗的、丑恶的底色。而具有人事生杀大权的人事部,却在监控摄像头后面观摩优秀青年的残酷黑化。
情节反转反映人性的复杂
小说最精彩之处,是在人事部监控镜头下,最后两个半小时的投票推选。每半小时一次的投票选举,每半个小时揭发一个人的丑陋,每半个小时发生一次反转。最吸引人之处是作者精妙细致的心理描写,准确把控复杂的人性,一口气读下来不忍释卷。这就是推进小说情节发展设计的恶魔的转盘。
作为一篇约三十一万字的悬疑小说,人物塑造很值得称道。六个大学毕业生的形象,千人千面,各有特色,立体生动,绝不雷同,真不愧是悬疑类的畅销书。
在六个人坐在监控室里面对面厮杀,选出优胜者的情节,心理描写相当出色,情节推进紧张刺激很有意思。两个半小时的五轮投票,就像开启了恶魔的转盘,转一圈,同心协力的好伙伴全变成了冷漠的竞争者;转两圈后,一个亲和力强的运动员变成了可怕的校园霸凌者;转第三圈,英俊以后号召力的小伙伴变成了道德败坏的渣男……
潘多拉的魔盒,诱惑的苹果,就在眼前;是坚守道德的底线,还是不择手段地打败对手?那六个装满秘密的信封,像一个诡异的连环锁扣,把所有人架上恶魔的转盘,让人停不下来。斯彼拉公司人事部的这个创新的遴选办法,就像一面可恶的照妖镜,把阳光下的肉眼可见的明亮美好,硬生生地照出人性中的阴暗和丑陋。这样的招聘手段,用在二十岁的大好青年身上,让他们激活出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恶!想想就不寒而栗。而这种手段在他们来说,其实并不是次,也不是最恶毒的一回。
考验人性是最优秀的悬疑小说家的终极目标
为什么要考验人性呢?为什么要把人逼到激活出非人的阴暗的地步呢?我一面唾弃,一面捧着书不放手。也许,最优秀的悬疑小说家,就是最懂得人类心理学的选手,也是最善于挖掘丑恶人性的刽子手,他总是毫不迟疑地杀死人的善良。
那半小时一轮的投票,从波多野祥吾的视觉,观察的每个人的内心活动,那么真实那么准确。我的思绪跟着作者的笔,跟着波多野祥吾的眼睛,已经千回百转怀疑了好多个肇事者,已经蔑视了好半天卑鄙小人,结果发现并不是这样,还有一个接一个的疑云。
草线灰蛇的细节锁链
这样一本招人喜欢的小说,一定不是你能一眼看穿思路的作品;一定是轻易把你带入迷宫,沿着山路十八弯,让你云里雾里、七上八下转不出来的作品。这种阅读的魅力,是小说赢得精彩评价的缘由,也是能转战影视剧翻拍的实力。
原本前三分之一情节让人提心吊胆,但单独采访斯彼拉公司的人事部长人事部部长鸿上先生的时候,行文节奏明显改变,为什么要在一个职场老朽的刻板形象上花费甚多笔墨呢?只需多一点点耐心,就发现了作者的妙笔:他埋下的线索,真是无所不在。当时说过的话、留下的小细节,无一不是从后文中发现其闪光点。
是的,没有一处描写是废话,没有一个细节不是解开悬疑的钥匙。小说的反转相当多,以至于我不得不回过头来二刷,再次审视其推进节奏和埋线技巧的绝妙。他的反转出人意料,然而又逻辑严密,细细一想还真是合情合理。绝不像既往的拙劣网文一样——硬拗,为反转而反转,强求而又做作,令读者不忍直视。
正是这位老朽的人事部长设计的陷阱,由公司选拔变成六位大学生自己选出唯一一名优胜者,迎来了竞聘者激烈厮杀的第一个高潮。在他们六人接到共同协作,完成课题的前夕,突然收到人事部出人意料的通知,原以为能够六个人一起入职的考核,忽然就变成了只能一个人入职。这是作者给主角们扔出的第一个炸弹,第一个难题,这第一个危机突然就激化了六人的矛盾,他们围坐在一间屋子里,在四个监视摄像头之下,用锋利的语言互相厮杀,共同推选出唯一能获得斯彼拉公司职位的入职者。
人生可能面临无数次的人性考验
毕竟入职斯彼拉链接股份有限公司,应届生薪资还打破一般企业常规,可以高达50万日元。利之所在,趋之若鹜,多轮厮杀,人心诡异。单纯的大学生们,变身为挖坑设障的高人。谎话和欺骗无处不在,仁善和真诚消失影踪。若是由人事部来选人,无论结果如何,也还不至于发生这样出格的变数,人性的丑恶被逼得无所遁形。
这种选人的方式被设计成自相残杀,结果就是让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欺骗和背叛,再也无法相信任何人。这对他们的价值观来说,无异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当大学生们经历了这些,即使进入了著名企业,还能保有真诚、积极的正能量吗?而充满欺骗、算计、阴暗心理的新生代会给未来社会带来生命样的生态环境呢?
但是,当读完全文,又有不断反转。一本不落俗套的小说,就是有魅力让人反复回味。
总有人负重前行,总有力量趋使人从淤泥中挣扎而出,绽放一朵洁白的荷花。没有人会永远完美,但愿一直走在追求美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