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很多的惰性的,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其实人需要逼迫才能进步,我们人的天性并不总是追求进步,勇于挑战的。
并且一旦我们一直能承受某种逼迫之后,我们就会习惯以为然。比如疫情期间,小区的两个门,只开通正门,侧门关了。以前我们从侧门进是非常方便的,当只能走正门的时候,我们要绕路多走不少才能到家所在的楼栋。我相信很多人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一开始我们是不习惯的,甚至心里有小抱怨。但是久而久之,当心中明白,抱怨也无用,我们开始接受的时候,每天从正门走,也就变得没有那么不适和反感了。最近侧门终又开始开放了,我们可以就近路了,惊觉原来我们已经适应走正门这么长时间了,快半年了。现在从走侧门,带给我们新的喜悦。
所以人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的,但是这种可塑性只有在逼迫的环境下才真正更有效。比如疫情逼迫我们必须关掉侧门,只有构成实际的逼迫,我们的行为才能得到重塑。
所以我不禁反思,有时候我们家长辅导孩子,逼迫孩子,未必就是一种不科学的教育办法,因为逼迫对行为的重塑是有力量的。一味的说理、引导其实很难战胜人的多面劣根性,要想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可能我们确实需要有技巧可控的逼迫艺术,重塑孩子的行为并坚持成为习惯,孩子长大了,会感谢那个曾经逼迫过自己的爸妈。因为逼迫有力量,是推动一个人变得更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