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光,永远在路上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学习心得
“如果错过了互联网,与你擦肩而过的不仅仅是机会,而是整整一个时代。”有“中国电子商务乏父”称号的王峻涛如是说。
我一直对信息技术有畏惧心理,凡是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比赛,我都是旁观者,自己除了了解一点点简单的ppT、word之外,其它几乎一天无所知。另外,思想认识上的缺失才是阻碍自己前进的致命的因素!我觉得做为一个语文老师,没必要掌握那么多的信息技术,只要掌握一点简单常用的足够矣。现在看来,我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这次为期一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仿佛醍醐灌顶,彻底改变了我的思想,使我明确意识到自己认识上的错误。
这次培训,每一位专家老师的讲座内容都非常精彩。
第一天合肥168中学校长吴菊文讲的《在成就教师中成就自我——校长引领下的专业成长》,虽然他的讲座是针对学校领导的,但我的收获依然很大。我是一位语文老师,我更多关注的是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东西。在行动引领部分,吴校长讲的“三段四步”式语文教学法,我很感兴趣,只可惜吴校长只是匆匆展示了一下,没能详细了解,甚是遗憾。他的课题研究“合肥十中语文课进阅览室纪事”和“三阶两翼式阅读开创语文阅读行动新天地”对我触动很大。
他说:“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是教师队位水平。”其中“三个一等”和“三个途径”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未来,我没有过长远规划,只局限于做好当前的工作,这可能是我成长缓慢甚至没有成长的原因吧!
第二天的学习可谓是高强度的。上午三个多小时,下午三个多小时,信息量超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这一术语在大脑里充斥着,微课程、互联网、关键能力、专业成长、整校推进、智慧课堂、室联网......这些名词在大脑里交叠,融合、创新、拓展、新机制、新模式、三提升等等在思维里碰撞。虽迷茫却也充满着期待!未来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不懂信息技术将很难生存!曾经以为上好自己的语文课,用不用这些现代化的手段都无所谓,现在看来,不懂现代信息技术要上好自己的课已经不太可能!
第三天上午是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教授以远程互动的方式进行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讲座,让我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强大威力。
下午苏木跃教授的讲座《互联网+教育未来发展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互联网+教育》,让我明白了“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科技进步,但又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与推动!
接下来几天的学习,可以说我的大脑都是超负荷运转的!专家教授们讲座的内容都是容量超大的:
胡强老师的《微能力点在线课程开发》、马敏主任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途经探究》、张大勇校长的《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梁祥老师的《信息技术2.0能力提升——教研应用》、吴文涛教授的《与技术共舞——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创新》、刘和海教授的《技术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有效:问题、路径与策略》等,太多的干货让我应接不暇,我只能默默告诉自己别着急,慢慢来,只要肯攀登一定能掌握必备的技术的!
这次培训学习最大的收获是给我带来的思想认识的转变,我一直觉得信息化对于语文教学影响不大,语文教学用不用信息化手段都行,没多大影响,现在我已经明白曾经的看法是多么幼稚!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变化的社会,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是日新月异。教育信息化1.0到2.0的变化——从“通“到“应用”短短几年的时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有点儿让人眼花缭乱,跟不上步伐。
“如果我们还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那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约翰·杜威)学校教育绝不能短视,更不是应试,而应该着眼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而这教育改革的尝试,正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作为当代教师,不掌握信息技术将无法更好地从事现在的教育,影响的将是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祖国未来的发展。信息化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师必须首先掌握新一代的信息技术。
改变从思想认识开始,然后落实到行动!期待未来的自己能跟上时代步伐,不要成为落伍者!最好的时光,永远在路上,活到老学到老,不负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