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要的三个爱好

一个人最好有三个爱好

一个运动型爱好:跑步,舞蹈,爬山... 可以消耗一下多余的体力,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让身体更健康。

一个手工型爱好:画画,书法... 就是把自己投进去,什么都不用想,感受大脑逐渐放空,情绪逐渐流通。

一个精神型爱好:读书,写作,音乐,电影… 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以上文字来源于公众号“每日豆瓣”,感兴趣可以去看原文)

看起来很有道理,爱好涉及到了人的身体、手和脑子,很均衡,像是那种营养均衡的减肥餐。

对照一下自己呢,有没有比较匹配的爱好?

运动型爱好:我之前算是个高精力人,不过工作之后好像慢慢变成了低精力人,变得不爱动弹了。但是运动型爱好,最长久的一个就是篮球了,从小学四年级至今(至前几年),一直也没落下。不过现在基本没打了,我买的那颗篮球,现在都还放在柜子里,买回来两年多,我也只是拿它出去它打了一次,后来就一直吃灰了,没有什么热情再去拿起来了。

那它就不算是了,非要再说一个,散步应该算吧。挑个不冷不热的天气,慢悠悠出去走一回,可以是海边可以是山上,也可以是楼下小吃街,总之比较喜欢那种慢悠悠的感觉,而且不把散步当成通勤,因为大多数时间是绕了一个圈又回到起点,并不会像通勤一般有个终点等待结束。爬山也算,但是爬山的机会不多,而且前期准备有点多,不能经常进行,有机会还是要延续下去。

手工型爱好:我没有,我细想了一下真的没有。画画什么的,虽然上学专业学过这些,但是确实缺少这方面的天赋,且不说画出来的东西有没有灵气,首先它看起来就不是个东西,所以对这方面,确实空白。至于别的形式,什么乐高了,书法了,更别提,一方面是天赋缺少,另一方面就是我是个没有耐心的人,或者对这种事情缺乏耐心,为这种活动,我没有耐心坐下去。

而且,虽然缺失,我也没考虑过去培养一个这种类型的爱好,对于手工这种东西,不感冒,没有兴趣,即便培养了也是折磨自己,所以不了了之。

精神型爱好:跟我看到的公众号里说的一样,我很赞同,写作是输出类,而电影、音乐是输入类的,电影和音乐都是我喜欢的,但是我喜欢的是看电影和听音乐,不像专业人士去做影评、拍电影和唱歌、制作音乐,所以我觉得这种单纯输入类的爱好,是多多益善,至少不会给我造成一些困扰和负担。

至于写东西,纯纯爱好了,就拿公众号来说,不指望能赚到多少钱,算为爱发电了。它算输出型爱好,要输出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个人的想法?思想?情绪?生活等等,所以它就需要有内容,加上我又不是一个很爱记流水账的人,因此这个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在磨砺我的精神力。最开始脑子里边想法多,输出也会滔滔不绝,没有什么压力,但是慢慢的随着日更频率上升,有种被精神压榨的感觉(说不定哪天就啪唧断更了)。

这“三种爱好”的划分,其精髓不在于形式上的刻板对应,而在于引导我们寻求生命状态的平衡。运动唤醒身体的活力,手工(或如我般以其他方式达成的放空)提供专注与宁静的庇护,精神爱好则构建灵魂的栖息地与成长的沃土。

倒是不必苛求完美匹配每一项,关键在于找到那些能真正点燃你、安放你、滋养你的活动,让它们在生命的调色盘上调和出独属于你的、饱满而流动的平衡。这份平衡,便是对抗生活粗粝、丰盈个体存在的温柔铠甲。那你呢?你有么有很匹配的爱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