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是“我”

《你好,忧愁》被认为具有自传体性质。主人公塞西尔跟萨冈写作时的年龄差不多。小说中提到许多著名作家的名字,其中有普鲁斯特和奥斯卡王尔德。萨冈并不是这位少女作家的本名,而是普鲁斯特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弗朗索瓦丝喜欢,就拿来当做了自己的笔名。上中学的主人公课余抽烟喝酒、酒吧狂欢、与男孩子接吻……让她与一起寻欢作乐的少男少女区别开来的是她很喜欢读书。她抱怨在巴黎读中学的时候,没有时间读书,只能读课本。可见在她的观念里,课本和书是不一样的。(“书”是由自己自主选择的想读的)。而即便是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吸收的或关注的是不一样的,理解到的层次也不一样。

“我”将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话奉为格言:“犯罪是现代生活中唯一的亮点。”(王尔德有许多闪耀着思想光辉的格言,塞西尔偏偏喜欢这一句。)我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格言,对它笃信无疑,我想可能比真的去实践它还更笃信。它就像一则败坏的佳话美谈,我以为我的生活可以以它为标本,从中汲取灵感:我忘记了停滞的时间、现实的无常和日常的美好感情。理想的话,我打算过一种卑劣无耻的生活。(斜体的为原文)。在十七岁左右的年龄,少女萨冈的思想不可谓不丰富不深刻,也有超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她也常常处于自我批判中。在这部小说中,“我”的头脑除了睡觉的时间,细致入微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活动着各种心思,动着各种各样的念头,善意的、虚荣的、欢乐的、恼人的……甚至是邪恶的……想把让自己不爽的都踢开……

安娜的到来让“我”意识到一出戏正在上演。

“我”继续观察着这一切。


艾尔莎对安娜毫无戒心,当着她的面,当然也当着“我”的面跟父亲调情。安娜表现得冷静优雅得体,对艾尔莎相当友好,不管艾尔莎说了什么“熠熠生辉”的蠢话,安娜都没表态,她是知道怎么用短短一句话就让艾尔莎出尽洋相的。这让“我”的父亲对安娜充满感激。“我”却在心里担忧。“我”预感到父亲很快会对艾尔莎厌倦,转而投向安娜的怀抱。但父亲对安娜的激情能持续多久呢?三个月?安娜会甘心忍受被抛弃的结局吗?

当艾尔莎和父亲双双离开的时候,“我”试图用话语安慰安娜,说,他们(艾尔莎和父亲)在一起未必那么快乐……安娜却打击了我,让“我”感到“我”说的那些话在她看来就是低级趣味,尤其“我”这样的年纪,不应该说出那样的话。

安娜说出她对爱情的见解,令“我”对自己感到惶恐疑惑。

小姑娘一方面在心中暗自钦佩安娜,另一方面又对安娜带给她的自我怀疑感到恼火。

如“我”担忧的那样,父亲在某一天丢下了艾尔莎。在一个交际场所,之前跟别的男人玩得不亦乐乎的艾尔莎突然来找“我”,很慌张地问“我”父亲在哪?她找不到他了。“我”感觉事情不妙,心里为艾尔莎抱不平,父亲把这个水灵灵的年轻姑娘带到海边,把她“晒”得不成样子,现在他把她撇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理想的话,我打算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这句话来自法国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这是她在她的成名作《你好,忧愁》中...
    素的盐阅读 1,303评论 26 87
  • 最近为了写一个报告偶然接触到这本书,到现在已经看了三遍。 一遍法语原文,一遍余中先先生的议版,后又回去看了一遍原文...
    大熊小太阳阅读 991评论 0 1
  • 17岁的花季雨季,悸动的内心不安的灵魂,对世界的满腹幻想也满腹期待。自由自在地驰骋在自我的世界,选择自己的即使混乱...
    清凌凌60阅读 583评论 3 2
  • 01 “这世界满是孤独的人” 艾米莉的爸爸从不拥抱她,爸爸用听诊器给她听心脏,她受宠若惊心跳加速,爸爸断定她心脏不...
    森主踏歌行阅读 831评论 1 1
  • 作为萨冈的处女作,这本书并不长,我在看话剧前的下午读完,带着一丝还不及细想的疑惑和怅然,去感受黄湘丽一个人的情感轰...
    明渠映月阅读 13,003评论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