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赶集或是出去旅游,经常遇到这种情形,被别人猜测职业。
很多年前的一日赶集,看到一地瓜摊,看摊主样子不像是贩子,遂蹲在她家摊前,问价砍价,价格商定,脸堂红黑的大姐笑着提秤加砣,边往袋子里面装地瓜边聊:“妹妹是当老师吧?” “怎么看出我当老师?” 她说:“你的样子像是当老师的,戴着眼镜,文化人啊。”
那时特别反感出了校门被人猜职业当老师。当时有言: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教师工资极低,男子当老师很难找到媳妇,女子当老师决不再找当老师的做伴侣,哪怕是供销社卖柴米油盐的也比老师地位高。
因此,当有人当面给你贴标签“当老师”,虽然你就是货真价实的老师,也极感富有侮辱性。听到卖地瓜的大姐给我贴标签“老师”,很是生气,我不咸不淡地说:“你猜错了,不当老师”。
再者,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当老师的小家子气,块儿八毛也看在眼里,总是斤斤计较。我想:“谁不想财大气粗,谁不想豪迈地说一句零头不用找了,怎奈囊中羞涩,块儿八毛块儿八毛的小钱,我们一个月的工资能有多少个块儿八毛,我们数得清清楚楚,心知肚明,不算计着过日子,难道要喝西北风不成?”
十年前的暑假,机缘巧合去云南的“世外桃源”游玩,在此遇到骑行的爷俩,面容很黑。中午吃饭时,正好同在一个饭馆,因为天热,我们都选了室外大树下的小餐桌,且紧挨着。交谈得知,父子二人从北京出发一路骑行而来,从放暑假出门,在外二十多天了。不知谁挑头对那个父亲说:“你是大学教授吧?” “是啊” “你是教美术或是什么艺术一类的学科吧?” 那个父亲笑了笑,不置可否。看着那位父亲的样子,我也会这么猜。他头发很长垂在肩头,胡子很长,不过眼睛很明亮,谈吐文雅,特别是他的发型,极容易让人想到“艺术”二字。
猜职业的话匣子一打开,我们两桌的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互相猜测。有一个女士看着我说:“你也是当老师吧?” 我笑着点头表示赞同。她看着我继续猜:“你不是教语文就是教英语”
我痛痛快快地说:“教语文” 她继续:“看着就像,很文雅安静的样子。”大家猜测间,饭菜上桌,埋头用餐。
如今,经常在一些小场合,被人猜职业“当老师的”,欣然接受。我不知道“当老师”的是什么样子,许是既有内在的精神样子,也有外在的形貌样子。再听到有人说你的样子像个当老师的,心里还挺舒服挺受用的。
我的样子,有让人一望而知的职业“样子”,在这“样子”的框架下,活得坦然也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