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深,自然就相对于浅。
就高等教育而言,浅层次的国际化,在我看来根本不能称之为国际"化",充其量也就只能叫做国际"范儿",说范儿,其实也就是我们直观感受到的,外在的,其实质、内在如何并不得而知。这也就意味着,“浅层次”的国际化其实质也就是表面的国际化。
对于教育国际合作而言,带有短期交流性质的项目,停留在个人层面的,很难称得上是国际化。比如,我们说学生的国际化。如果一个群体中,比如一个班级里,一个学院中,只是个别的学生,少数的学生出国游学、访学、留学,那么,对于整体而言,对于包含大多数没有机会、没有资金、没有意识、没有规划出国的学生来讲,算不算是学生的国际化呢?
从面上来讲,看似某个项目可以覆盖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层次,但从规模上考虑,若规模太小,显然不能称之为国际化,充其量,也只能说是,浅层次的国际化。那么。那么深度的国际化,应该呈现什么样一种局面?
从学生国际化来看的话,那么一定是成建制的、较大规模的、较大比例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国际化的教育,而且是系统的、较为长期的国际化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讲,交流性质的短期项目,显然无法承载这样的功能。能够承载这样功能的国际项目是什么样的项目呢?我能想到的是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消化吸收,融合创新,为我所用。它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从目前审批的角度来看,如果按本科四年制来看的话,三年至少应该在国内,一年在国外,或者,四年全部在国内,我们简单来说,那就是3+1或4+0模式。学生在国内阶段学习的时候,需大量引进合作院校的师资,而且是高水平师资,引进到国内,使用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才算是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