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享生活新范式
以共享社区为核心建立共享生活新范式,从个体利益最大化转为个体利益最优化,从竞争转向合作,彻底解决现代生活旧范式所造成的气候变化等各种人类困境,走出各种搭便车、公地悲剧和囚徒困境,是实现人类可持续的阳光大道。
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马斯洛需求理论说明,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人类上升到从精神中获得幸福的时代!
正在过去的“生产时代”,围绕物用的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设计等分类设计,已不适应人类需求升级的要求。
走向生态文明的“生活时代”,需要从生活系统视角统合生活相关要素,转换为以人性、社群为核心的生活升级。
生活升级,是生命意义的升级、互爱能力的升级、价值观的升级。生活升级,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建构中升级。生活升级,在社群生活、田园生活、创享生活三层基础共享生活情境中升级。
人类从物用到精神的需求升级,生成一股解构一切、建构一切的力量,正在颠覆旧生活范式。共享社区设计是理解、解析并驾驭这股力量实现共享生活新范式的核心。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有关人的两个最大问题:造就好人和造就良好社会。
好的人能同等地被称为自我演化的人,对自已和自已的演化负责的人,是充分启蒙的或觉醒的或醒悟的人,是充满人性的人、自我实现的人,等等。在良好社会和好的人之间有一种反馈,它们是互相需要的,它们互为双方绝对必须的条件。
西谚,每个孩子都需要100个不同的父母!每个儿童都需要有一群不同的玩伴!每个少年都需要有一群不同的学伴!每个青年都需要有一群不同的伙伴!每个成年都需要有一群不同的同伴!每个老年都需要有一群不同的陪伴!
人是群体性动物,人在生命的所有时刻都需要生命的支持,共同成长的人生才美好!
围绕造就好人和造就良好社会两大人类永恒命题设计一套共享生活新范式。建构起从个体、社群、社会与地球有利的共享美好生活情境,在空间、社会、生态、文化、经济、秩序六个维度组成的共享社区情境中塑造人的行为,实现生命的意义、相互的关爱和永续的地球。
二.共享社区设计
1.共享社区定义
“共享社区”是追求生命的意义、相互的关爱、永续地球价值观的社群,以共享为纽带在生活空间中,凝结起共享美好生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共享社区的入口
共享生活学院是进入全球共享生活大家庭的入口,所有想加入共享社区生活的人,都要在各地的共享生活学院中学习,通过价值观、认识世界、社区可食森林、户外运动、创享生活、共享生活设计、共享生活时间银行、社区感、社区经济、社区生活自治十个版块的学习,达到自然、社会、自我三个方面的建构的人,才有创造和享受一套美好生活的能力,并在学习中找到互相认同的生活社群,确定要加入的共享社区类型。
通过共享生活学院培训基础认证,加入共享生活会员,联接全球共享生活会员的大家庭。
3.共享社区的邓巴数
共享社区由单个或多个自治单位组成,每个自治单位从5人到150人为宜,多个自治单位组成的大社区不宜超过1500-2000人。
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著作《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中,邓巴提出的社交规模概念。5个人是你的最核心的集团,15个人是你在意的人的范围,50个人是你能够考虑的核心成员范围,150人则是最合理的朋友圈,超过150人,则只能算是有印象的,或是记得住名字的人。1500人-2000人是邓巴认为的人类记忆力的上限。
4.共享社区的形态
共享社区从小到大、从浅到深、从近到远、从单一到混合、从定制到通用、贫穷到精英,有一套复杂的形态设计。
a.从小到大,从三、五户人起,到十几户,到几十户人,到150人的单一自治单元规模,也有从几十户人到几百户人多个自治单元,多到1500-2000人聚合起的共享社区。
b.从浅到深,通过共享生活学院学习,获得认证后加入共享社区会员,到共享社区中参加活动,平时不在共享社区中居住,每年短时到共享社区中居住,这种资格加入状态是最浅的共享社区生活形态。
通过共享生活学院学习,获得认证后加入共享社区会员,加入共享生活时间银行会员间协作服务,加入共享生活合作社获得物品供给,会员日常围绕社区共享生活馆或共享社区花园活动,平时不在共享社区中居住,每年经常到共享社区中居住,这种会员相互较深的连接是中间的共享社区生活形态。
通过共享生活学院学习,获得认证后加入共享社区会员,加入共享生活时间银行会员间协作服务,加入共享生活合作社获得物品供给,居住在共享社区中,也会在各个共享社区中旅居,生活全部在共享社区中,定居是最深的共享社区生活形态。
c.从近到远,从城市内的共享生活馆、共享社区菜园、共享生活小聚落、共享社区、共享社区综合体,到乡村的共享农庄、共享田园综合体、共享生活小镇,到大自然中的共享生活营地,到国际上的共享社区网络中生活。
d.从单一到混合,
共享社区要承载人一生的生活。从育儿、婚恋、教育、工作、文创、乐龄的单一功能社区,到从到老的混龄社区,到多个生活功能的混和社区。
e.从定制到通用,通过共享生活学院学习获得认证,加入共享生活会员,在学习中确定生活的地理和功能形态,找到并磨合出一批一起共同生活的社群,向共享社区区域平台提出定制共享社区的要求,定制社群组成投资公司和区域平台磨合出选址、规划与设计,由区域平台完成共享社区建设。
区域平台自主开发的通用共享社区,招暮共享生活会员入住,协助组织起共享社区运营。
f.贫穷到精英,共享社区适用所有人,物质满足转向精神的精英会主动发起共享社区,共享社区的指向人类命运的精神生活是精英人群最爱;物质满足转向精神的大众会跟随精英走入共享社区,共享社区精英的引领、精致的物质、田园的底色、精神追求的气质是大众的向往;贫穷的人物质未满足会被动加入共享社区,物质共享、服务协作加上社会政策支持和按排,共享社区对物质不足的贫穷者是最有利的生活,精英和大众生活的共享社区可以接纳一定的贫穷人进入生活。
5.共享社区的人生成长
在共享社区情境中,理想追求、伙伴同行、动手行动、互动学习是建构优势与美德的终生成长进程。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建构优势与美德并不是学习、训练、或制约,而是发现、创造和拥有”。
要成为一个散发人性之光的人,要发现、创造和拥有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与精神卓越。智慧,好奇心、喜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情商、洞察力;勇气,勇敢、毅力、正直;仁爱,仁慈与慷慨、爱与被爱;正义,忠诚、公平、领导力;节制,自控、谨慎、谦虚;精神卓越,欣赏、感恩、乐观、灵性、宽恕、幽默、热忱。
通过良好的行为、公平、忠诚、与团队合作来展示正义的美德来达成优势。
6.共享社区六维
共享社区有共享空间、合作社群、田园生态、创享生活、社区经济、规范自治六个设计结构,是空间、社会、生态、文化、经济、秩序六个维度组成的有机结构,是合作社群的共享生活社区。
a.共享空间
“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 亨利.列斐伏尔:如果未曾生产一个合适的空间,那么“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等都是空话。
社群在公共空间中才能联接,要把人在生活的连续空间联接起来,需要建构5种联接空间,缩小私密,共享空间;向心布置,团结空间;亲近距离,交互空间;交互分型,适配空间;全球家园,移动空间。
室内外的共享空间,健身房、图书馆、洗衣房、修造间、闲置物品流转库、客房、食堂、办公室、会议室、健身房、咖啡馆、小超市、医务室、儿童活动室、歌舞厅,室外舞台、运动场、立体农场等。
全球共享空间链,共享菜园、共享客厅、共享聚落、共享社区、共享社区综合体。共享农庄、共享社区综合体。共享营地。在全球的城市、乡村、自然中,建立共享社区旅居空间链。
b.合作社群
约翰.杜威:赞扬个性,反对个人主义。强调相互依赖的现实、合作的美德和参与负责任的选择义务。解放精神和有效的、自我保持的参与共同体生活的强烈信念结合。
霍曼斯和布劳社会交换理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只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条件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
通过共享学院、三观相合、空间聚合、联接活动、相互认同、协作经济、社群自治、归属家园的八方会聚,把分布在人群中愿意合作的个体,通过认同、共享、归属进程联接进入社群生活。
c.田园生态
社区的可食森林,在城市和乡村社区中,以树、藤、灌、草、水构建起模仿大自然的立体生态系统。形成遮荫、净化、气候、固碳、循环的生态功能;形成食品、用品、休闲的生活功能;形成观察、探索、体验、学习、创造、协作的人文功能;形成一次种植自然生成为主,人工种植为辅,永续自然产出的可食森林。
智能机器人自给自足农场。通过手机端远程控制农业智能机器人,种菜、种粮、种花、种水果…,养鱼、养鸡…,用太阳能、生态、物理农业的方法,种、养、收、包装运输到家,让都市人都能种养出自给自足的食物。
参与式食物保障系统。通过城市社区对乡村、保护地的定单直供的参与式食物保障系统,丰富、完善食物网络。
d.创享生活
艾里希.弗洛姆:“人应该是社会的主体,主动去创造”。物质满足后的个性化需求是精神,个体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享受,在与一群共同追求人的互动中享受,在做为生活的主体创造与享受。
个体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与社群的互动中、在做为主体的动手创造中,创享生活让生活者和生活创造者合体。
一种有活力、创造与积极的生活,自发性给予、发展天赋,但不受制于体系,是共享生活的核心价值。
e、社区经济
美国学者雷切尔.波茨曼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经济的崛起》一书中提出:共享经济三种形式中的最高形式是协作式生活方式。
共享、协作、创意、文化、社区经济。
共享经济
共享空间、工具、用品…
协作经济
建房、食品、日用品的合作社;协作育儿、养老、服务、金融、智慧…
创意经济
发现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之美、连接生活之美、分享生活之美,是创享生活与商业价值的闭环逻辑。创造需求、设计产品、生活测试、产业生产,配送社区,形成一条创享生活的高效价值链。
创造的美好生活作品成为生命成长的记录、社群分享的礼物、大众享用的商品。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社群形成创造的发动机,全球社群在共享生活体系中汇集成巨大的创造生活的思想市场。个体在生命成长的追求中创造产品享受生活,开创了新产品设计的新通道。生活中创制出来的产品,能马上在生活中应用,达成小范围市场测试,加快产品完善的速度。有市场需要的创造产品,进入共享生活产业链规模生产,配送到共享生活社区,推向社会市场。
生活升级,个性需求,如何解决?以哈弗设计学院、同济创意设计学院为代表的院校创新设计,不进工厂进社区,走入生活去观察、对话发现创意,产生更多回到原点的创造,做出小样社区使用,测试结果进一步完善,最后好的设计进入工厂批量生产。
文化经济
为网络上、到访者、学习者、居住者提供社群生活情境,成为我成就和我们美好的时代关注焦点,生产有吸引力、连续的、深度的社群生活内容,带来内容为王的自媒体传播,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关注、参观、学习、分享、居住的共享生活聚集链。
社区经济
客房、物业、学校、超市、餐厅、咖啡馆、美发、幼儿园……。
共享生活产业涵盖了生活端,农业、休闲、教育、文创、人居、日用品产业。满足着婚恋、育儿、成长、工作、乐龄全生命焦点的需要。
f.规范自治
罗博特议会规则,社区自治委员会,社区自治章程。
三.共享社区设计的理论资源
共享利益,终生成长,心理安全,社交,尊重,心流,情境,心理场,合作进化,自主治理等。
1.共享利益
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经济学教授赫伯特·金迪斯等在《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里,研究人类社会非亲缘个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出“强互惠”以及“利他”作为人类独有的属性。
“经济理性人”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通常只是计算到自己的独享利益,而没有把对自己同样有利甚至主要的共享利益计算在内。
“社会人假设”指出,个人的最优利益是关心他者、人际关系,人与人的合作的共享利益。
人之所以利他,是因为维持人生存的利益除了属于自已的独享利益外还有太多与他人合有的共享利益。
独享利益主要是物质,往往并不很大,人住的小区属于你的仅一间,其它水、电、通迅、下水、道路、绿化等都是共享。
共享利益最多和最大,主要是精神,都只存在于人际关系中,如家庭、爱情、友谊、安全、幸福、成就、权力……,以及人之间任何合作所创造的利益。这就是说,大部分共享利益仅仅存在于人际共有和物质互连的关系中,物质互连是不可能为个人所独占,人际共有一旦试图独占就反而失去这种利益。
个人必须通过与他人合作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个体利益基于一定的利益结合形成共享利益社群。在利益博弈过程中,群体具有比分散的个体更为强大的竞争力。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和群体的合作构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2.人格终生成长
美国哈弗大学教授艾利克·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他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婴儿期(0~2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儿童期(2~4岁)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把握住"度",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学龄初期(4~7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反之,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别人安排的生活。当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学龄期(7~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应在学校接受教育,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青春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
3.心理安全感
马斯洛需求论指出生理之上的是安全需要:心理的安全感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
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艾瑞克·弗洛姆的观点:现代社会给人们以极大的自由,但与此同时,由于自由的增大,使得人与社会、与他人的联系日益减少,个人的责任日益增大,人日益缺乏归属感,经常体验到孤独和不安全。
有安全感的人,外显行为是友善,反之,其外显行为则是敌对。
4.社交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修·利伯曼在《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一书中指出,人类大脑的三种主要适应机制,具有社交天性。由社交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三大力量驱动的。社交连接是指人依赖社会群体而存在和渴望融入社会之中的天性;心智解读是指人在社交活动中准确理解、把握和预测别人意图从而实现合作的本能;而协调则是人们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控制自我以适应社会的内在发生机制。
社交连接,我们有着对于心理痛苦的触发机制,尽可能避免社会排斥。反过来,人们也有着寻求社会奖赏的触发机制,以寻求、维持和扩大社会联系,通过满足爱和归属感的需求,来搭建幸福感。正因为此,人的行为中会表现出持续的利他主义,这也成为社会关系存在的基石所在。
心智解读,理解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由此来保持社会连接,进行策略性互动。总体而言,每个人的思想、情绪、行为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人们正是拥有了心智解读能力,才能促成合作、寻找共识、开展合作,否则人群就将只能是一盘散沙。
协调机制,促使人不知不觉从外界接收信息,然后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协调的前提在于认识自我,自我都是以我们观察、体验和接收到的、来自外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为材料、经过社交互动而形成的,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自我自然地和社会取得了协调。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加“可爱”、更加合群,甚至有时候让个体做出牺牲自我利益来达到被群体接受的目的。
5.心流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定义心流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认真专注地进行任意一种活动,都能带来心流。其特征:倾向去从事的活动;专注一致的活动;有清楚目标的活动;有立即回馈的活动;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在从事活动时的忧虑感消失;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 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不断优化的障碍,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战的,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增加完成障碍的能力。
米哈里齐克森也提出促进一群人工作使得每个个体都能达到心流的状态的方法:创意的空间排列;活动场的设计;平行而有组织的聚焦;目标群组聚焦;现存某项工作的改善(原型化);以视觉化增进效能;参与者的差别是随机的。
他发现当一件工作的挑战性与个体的能力相符时,也就是说该任务要在个体的能力范畴之内,需要个体全身心投入其中,同时还要对个体的能力加以提升时,个体将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只有在个体的能力和任务的难度达到一个适合的平衡状态时,心流状态才会出现。如果任务超出个体的能力,只能引发焦虑;如果任务过于简单,将会导致个体产生厌烦或无聊的感觉。
6.情境
“情境”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提出。H.卡尔在《情境社会学》一书中指出
,人类与社会文化情境之间互动而产生的心理与行为。包含社会结构及社会互动的作用,文化与文化象征意义对人格内化上的作用。
卡尔认为,社会情境包含如下6种因素:行为主体的人;含有各种特殊意义的文化特质;特殊意义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及群体的社会互动过程;特殊的时间;特殊场合和地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把社会情境分为 3类:即真实的情境、想像的情境与暗含的情境。
真实的情境是指人们周围存在的他人或群体,个体与他人或群体是处于直接面对的相互影响之中;想像的情境是指在个体意识中的他人或群体,双方通过传播工具间接地发生相互作用;暗含的情境是指他人或群体所包含的一种象征性的意义,个体与具有一定身份、职业、性别、年龄等特征的他人或群体发生相互作用,也是一种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情境。
同化在社会学上是指个人或团体,因与具社会支配地位的文化团体直接在一起生活,采纳其态度与价值,思想的模式,行动的习惯。
7.心理场
德国心理学家K.莱温(1936)提出物理—心理场的“场”理论中,认为人活动于其中的空间是一个心理场。这个场内的全部情况决定着某一时间内的个人行为。心理场并不必然是物理场,生活空间所包括的是个人和个人感知到的他人和客体。物理环境中那些未被觉察的或在个人理解情境上不起作用的东西不属于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可以分解为以边界划分的不同区域。并用公式表示行为与情境的关系:
B=(P,E)式中B为行为;P为个体;E为情境;为函数关系。
他提出群体动力学概念,个人与其环境构成心理场一样,群体与其环境构成社会场。群体的特征在于其成员的动力相互依赖性。个人的地位取决于个人区域与群体成员区域的关系。群体具有凝聚力和破坏力,破坏力来自于群体成员间妨害沟通的大障碍。群体就是一个力场,个人受欢迎或受排斥依赖于群体内各种效价的性质。
文化模式决定心理的思维方式。心理的思维的方式,又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不同文化情境氛围中成长出来的人,其心理、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体系都会不同。
人是社会情境的客体,在社会互动中为情境所塑造,使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改变;人也是社会情境的主体,在互动中改变所处的情境。
8.共情
美国艾默里大学教授弗朗斯·德瓦尔在《共情时代一种机制让我成为我们》指出,贪婪的时代已经过去,共情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内在的猿性”其实并非普遍以为的那样冷漠;正相反,共情的能力深深植根于人类本性之中,让我们对别人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这一天性将人与人紧紧凝聚在一起。
“情绪共情”是指分享别人的情绪,以及对应他们的行为状态。这种共情是在亲代养育和群体生活的背景下进化出来的,很多不同的物种身上都有这种生物性反应。“认知共情”,也叫作观点采择,是思考或理解他人情绪感受的能力。“共情关心”,或同情,是赋予我们采取行动,帮助他人摆脱困境的动机。总的来看,这三个成分是维系我们社会生活的基础元素。
“共情的演化,就是为了让人们对家人和朋友比对其他人有更多共情,”因为群体生活旨在保护成员避免被捕食,社交联系越强的个体更容易存活下来,繁衍后代的概率更大。
9.合作进化
哈佛大学数学与生物学教授马丁•诺瓦克在《超级合作者》一书中指出,合作是继突变和自然选择之后的第3个进化原则。
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身体、人类语言的诞生,都与进化中的合作行为有关。合作是进化中的根本动力,合作是进化过程的架构师,合作驱动着我们的创新,驱动着复杂性,给我们带来更高的生物组织。
马丁 · 诺瓦克认为,自然选择可以通过直接互惠、间接互惠、群体选择、空间选择、亲缘选择5 种机制,将竞争转化为合作。
直接互惠,我帮你你帮我,双方对等交换,如有违背,以牙还牙。间接互惠,我帮你,我获得好名声,从其他人那里收获回报。空间选择,人类与生物在自然中分布不均匀。人以群分,人们与自己相似的人聚在一起,当合作者集群时,社群互相帮助,他们对背叛者建立起优势。群体选择,合作者多的群体胜出。亲缘选择,为了基因的保存,去主动帮助跟自己亲缘关系近的人。
马丁•诺瓦克在公共品博弈实验研究发现,人们快速的第一反应是合作,而缓慢的思索过程则会鼓励自私的行为。说明与竞争意识相比,合作意识似乎是人类的直觉或本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在与目光短浅的私利之间的竞争中,公平策略永远会取得完胜。
10.自主治理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了自主治理理论,发展了集体行动的理论。 从影响理性个人策略选择的四个内部变量、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自主治理的具体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自主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总结和界定了其中8项原则。(1)清晰界定边界。有权从公共池塘资源中提取一定资源单位的个人或家庭也必须予以明确规定。(2)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技术或(和)资源单位数量的规则,要与当地条件及所需劳动、物资或(和)资金的供应规则保持一致。(3)集体选择的安排。绝大多数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对操作规则的修改。(4)监督。积极检查公共池塘资源状况和占用者行为的监督者,或是对占用者负责的人,或是占用者本人。(5)分级制裁。违反操作规则的占用者很可能要受到其他占用者、有关官员或他们两者的分级的制裁,制裁的程度取决于违规的内容和严重性。(6)冲突解决机制。占用者和他们的官员能迅速通过低成本的地方公共论坛,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7)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占用者设计自己制度的权利不受外部政府权威的挑战。(8)分权制企业。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权制企业中,对占用、供应、监督、强制执行、冲突解决和治理活动加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