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相通过昌成君许广汉 (汉宣帝的岳父)向汉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说道:“《春秋》讥讽卿大夫世袭的制度,厌恶宋国三代没有大夫(通常国君都娶外国公主,宋襄公、宋成公、宋昭公三世,娶本国大夫家女儿,乱了尊卑),以及鲁国季孙氏专权,都危乱国家。皇室不能控制各级官员的俸禄,朝政大事都由职权最高的宰相决定。如今霍光虽死,他的儿子仍为右将军,侄儿掌管中枢事务,兄弟、女婿们都身居权要之职,或担任军事将领,霍光的夫人显以及几个女儿都在长信宫门录有姓名,甚至半夜也能叫开宫门出入。霍氏一门骄奢放纵,恐怕会渐渐难以控制,所以应设法削弱他们的权势,消灭他们可能会生出的阴谋,以巩固皇家的万世基业,也保全功臣的后代子孙。”
依照惯例,凡给皇帝上书,都是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注明为副本,由主管尚书事务的人先打开副本审视,如所奏之事不妥,则不予上奏。魏相又通过许广汉向汉宣帝建议,取消奏章副本,防止阻塞言路而蒙蔽皇上。
汉宣帝很赞同魏相的密奏,下诏魏相兼任给事中(可以出入禁中),并采纳了他的全部建议。
[点评]
汉宣帝赞同魏相的密奏,采纳了他的全部建议,并当做心腹加以重用,这说明:
1. 汉宣帝尽管在表面上尊崇霍光这个立帝功臣,但内心早已经对霍光的专权不满,而且对其家族骄奢放纵乃至另有图谋有所警觉。
2. 改变奏章的呈报程序,宣称是打开言路,实质是为今后采取行动采取保密措施,避免走漏风声。
汉宣帝出身于民间,了解下层人民的艰难困苦。霍光死后,汉宣帝开始亲自主持朝政,励精图治,每隔五天,就要召集群臣,听取他们对朝政事务的意见。
[点评]
汉宣帝韬光养晦好几年,霍光一死,他终于可以亲自管理朝政了。
自丞相以下,群臣各就自己负责的事务分别奏报,再将他们陈述的意见分别下达有关部门试行,考察、检验其功效。凡任侍中、尚书的官员有功应当升迁,或有特殊成绩,就厚加赏赐,甚至及于他们的子孙,长久不改变。
中枢机构严密,法令、制度完备,上下相安无事,没有人抱着苟且敷衍的态度办事。
至于任命州刺史、郡太守、封国丞相等高级地方官吏,汉宣帝总是亲自召见询问,观察他的抱负和打算,再考察他的行为,看是否与他当初说的一样。凡查出有言行不统一的,一定要追究其原因何在。
汉宣帝常说:“老百姓之所以能安居家乡,没有叹息、怨愁,主要就在于为政公平清明,处理诉讼之事合乎情理。能与我一起做到这一点的,不正是那些优秀的郡太守和封国丞相等二千石官员吗!”
汉宣帝认为,郡太守为治理官吏和百姓的关键,如变换频繁则容易引起治下百姓的不安。百姓们知道他们的郡太守将长期留任,不可欺罔,才能服从郡太守的教化。所以,凡地方二千石官员治理地方有成效的,汉宣帝总是正式颁布诏书加以勉励,增加其官阶俸禄,赏赐黄金,甚至赐爵为关内侯,遇有公卿职位空缺,则按照他们平时所受奖励的先后、多少,依次挑选补任。因此,汉朝的好官,是以这一时期最多,号称“中兴”。
[点评]
汉宣帝亲自管理朝政,由于他儿童少年时代的特殊经历,对民间疾苦非常了解,所以知道百姓大众的“痛点” 在何处。宣帝开创了汉代“中兴” 局面,证明他是一个好皇帝。有言道“大道至简” ,汉宣帝的做法非常简易平实,梳理一下,无外乎三点。
第一,要老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叹息愁恨之心”,关键在于“政平讼理”,也就是,政治公平,司法能讲理。
第二,政平讼理的关键在于地方首长,所以太守是国家之本,要选拔好的地方官。
第三,地方官要稳定,不能经常换,才能和百姓相互信任,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