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解释从老夫子的角度来推断的话,我建议采纳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
现实中有朋友就是这般孝顺母亲的,母亲身体老弱,虽然还能自理,但已年高,他就对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照,家务请钟点工帮助,自己陪着母亲一起共同生活。如有外出旅行,委托邻居和钟点工多多关照,请自己的姊妹们天天和母亲电话沟通,每天和家人网络联系了解母亲情况。
闲聊时,问他为什么能做到对母亲这么好?他很理所当然地回答,从小父母亲对他是格外爱护,(受国人多半重男经女的影响,父母对他侧重远大于他姊妹),他就这么一个儿子,他不对父母好,要对谁好。
这是我现实中比较了解的一位孝子,因其单身,尽孝无忧。但大部分的人都已成家立业,有自己独立的小家庭,孩子学习,自己工作,家庭事务纷杂。父母那里用心便少多了。有事电话联系,周末偶尔去看看父母,年长体弱不能自理的,就送到养老院,不定期去看望。这也是一种孝,但已经淡了许多。
还有一种是人在他乡,学习、工作、生活着。对远在老家的父母一年都不一定有一次回家看望,每月最多数次电话联系问候,这种孝已经浮于浅表。
还有父母恶的,子女恶的,就不一一展开描述。
所谓人生百态,孝也百态。
【原文】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