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丰盛一无所知

(选自《火:鲁米抒情诗》,黄灿然 译)

1.

能与心爱之人和平共处的人, 

永远会有一个心爱之人。 

能与顾客和平共处的人, 

永远会有钱。 

2.

无私。 

你看见一千个赐福。 

自私。 

你看见一千个麻烦。 

3.

月亮是生命的尺度。 

有时候盈,有时候亏。 

4.

要么与心爱之人结合,要么与酒结合。 

如果你不能抵达海洋,也要把双脚伸入小溪。 

5.

在空虚中, 

东和西有什么意义呢? 

6.

有工作要做,但我没有心爱之人。 

没有心爱之人,一切工作都没有意义。 

在心里爱着,是一件无穷的工作。 

一切工作都会结束,除了爱。 

7.

窗口决定让多少月光探入屋子里。 

8.

我脸上全是痛苦。 

内心全是宝藏。 

9.

认识一个可以爱的人,那就恋爱。 

找到一个忠诚的人,那就忠诚。 

10.

我们想要。 

别人也是。 

命运会决定谁能得到。 

11.

爱只是发生, 

不能学。 

12.

所有愤怒都源自骄傲。 

清除你的骄傲。 

如果你不想感到骄傲,那就躺在尘土里。 

13.

无论什么, 

一旦丰盛也就失去价值。

14.

一无所知的人有福了。 

15.

沉默。 

只听。 

既不做传道师也不做歌咏者。 

16.

酒藏着。 

但酒香藏不了。 

17.

你想捕猎,你自己被捕猎。 

你想找到安宁,你自己越来越不得安宁。 

18.

别担心。 

你失去的任何快乐都肯定会 

以另一种形式重归你。 

19.

走,自然就有路。 


诗歌解析

1. 丰盛与价值的悖论

鲁米在诗中指出:“无论什么,一旦丰盛也就失去价值。”

这反映了现代心理学中的适应水平效应(Hedonic Adaptation),即人类对持续拥有的美好事物会逐渐麻木。

物质的丰盛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满足,反而可能让人失去感知幸福的能力。

他进一步强调“一无所知的人有福了”,暗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积累知识,而在于保持心灵的开放与谦卑,放下对“拥有”的执着。

2. 爱的核心地位

鲁米认为,爱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没有心爱之人,一切工作都没有意义。”

他强调爱不是学习得来的,而是自然发生的(“爱只是发生,不能学。”)。

这一观点与他的另一首诗《在对与错的区分之外》相呼应:“有一片田野,它位于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我在那里等你。”

爱超越了世俗的评判,是灵魂的最终归宿。

3. 超越二元对立

鲁米反对僵化的二元思维(如自私/无私、盈/亏、东/西),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对立:“在空虚中,东和西有什么意义呢?”。

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正念冥想理念一致——不带评判地觉察当下,而非陷入对错、得失的纠结。

4. 放下执着,回归本真

诗中多次提到“走,自然就有路”“别担心,你失去的任何快乐都会以另一种形式重归你”,强调顺应生命流动,而非强行控制。

这一思想与许医师的冥想练习相通:“丰盛之道不在于追求更多,而在于当下感知已有的幸福。”。

5. 沉默与聆听的智慧

鲁米提倡“沉默。只听。既不做传道师也不做歌咏者。”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聆听内在的声音。

这与他的另一句诗“来,让我们谈谈我们的灵魂,甚至躲开自己的耳目”相呼应,强调内在觉知的重要性。

总结

鲁米的《你对丰盛一无所知》揭示了物质丰盛与精神满足的悖论,倡导超越二元对立、回归爱的本质。

他的智慧至今仍与心理学、哲学和灵性探索深度共鸣,提醒我们:真正的丰盛不在外物,而在心灵的觉醒与自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