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楼唯有鹳雀楼位于北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到了这里没有看见白日吻别华山,依稀看见宽阔的黄带横亘在西面的土地上,入海的气势无法入脑。仔细想想导游的话,发现物非人非,黄河改道,古蒲州城一片残垣断壁,这楼也是新修的,贯穿古今的唯有这四句诗。
我以为黄河是一片黄土,问了导游才知道是黄河,赖总说了一句经典的话“黄河是黄的”。真的是,我去济南黄河那段时候因为亲自下水,没有感受到黄河是黄的,站在鹳雀楼上远观,突然明白黄河为啥叫黄的。什么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让你远观,不要置身其中。
晚上冥想,要求的就是我是一个旁观者,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旁观我自己,我的思想不属于,我可以偶尔跟着她,但不要跟随,我可以把她放在传送带上,这样我的思想就会空灵和平静。我一直是黄河中的一粒沙,在黄河之中我了解了瀑布的飞流直下,了解多水合流的波涛汹涌,了解浅滩的迟缓,也了解遇到中条山受阻之后东流归海,在这里,我被黄河放下,成了岸和陆地。
很快被一个农夫铲走,成了他院子里的土,被铺到了院子里,想着终于安定下来,不会再变了。我接受了风霜雨雪,帮助了三茬花生,旁观了很多草的生生死死,滋养过菜,忍受过主人尿液的污染。
其实,没什么东西是不变的,就算是一粒沙,也是在时刻经历变化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等等,那“雕栏玉砌”,那“燕”,“那名姓”,那“凤”,那“台”,那“吴宫花草”,那“晋代衣冠”,那“昔人”,那“黄鹤”,那“尘满面”,那“鬓如霜”,都是斯人斯物已迁已变。
什么是不变的呢?我心依旧。
以下是本系列的前三篇,欢迎大家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