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学,在县治南隅。“庙学”即学宫,俗称文庙、孔庙。……
大成殿五间,东西庑各七间。殿旧有先圣先贤塐像,梁间恭悬摹拓:圣祖仁皇帝御书“万世师表”、世宗宪皇帝御书“生民未有”、皇上御书“与天地参”。匾额三座:阶下左右恭列摹刻,圣祖仁皇帝御书“孔子赞词”及颜曾思孟“四子赞词”石碑。两庑先贤先儒,皆木主。甬道南,戟门三间,东、西角门各一间,戟门外,左名宦、右乡贤祠,各三间,直南,为棂星门三间,门左右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二坊。前为泮池(俗称琵琶湾),明万历十七年,知县刘思诚并凿。有碑,教谕王学夔撰记,见艺文。池东北有起龙桥,桥东为水门。上为文昌阁,又南为奎星楼,皆踞城上,盖学宫之巽峰也。
崇圣祠三间,旧称启圣祠,在棂星门右、儒学门内,稍折而西。旧志,祠前为名宦、乡贤两祠,今已移庙学戟门外。又云,后为明世宗敬一碑亭,今废。康熙四十六年,邑人赵重杰重修。
明伦堂三间,在大成殿后。堂左有,国朝顺治九年《钦颁晓示生员卧碑》。甬道中有,康熙四十一年《御制训饬士子文碑》。堂后,旧为会膳所,明万历二年,知县王遵义暨邑人都御使张蕙等建议,即其地并尊经阁三楹,今废。 堂下左为成德斋、右为达材斋,各五间,成德斋南为库房三间,后移成德斋北,为成造所,堂后厨房三间,学仓三间,号房二十间。万历中止存新号舍六间。今俱废。 教谕厅在堂西北,训导厅在堂西。旧志云,二所以明时训导二员也。射圃,在儒学门外稍西,有明教谕徐公祠,知县李嘉瑞撰记。今碑存祠废,地为民居所占。现在,清查重建,设主奉祠,嗣后,修理之费取给于其祠田租,是在儒学矣。名宦祠,在戟门外左。祀名宦拾八人:汉平原太守萧望之有传 、平原太守伏湛 有传 、平原太守赵憙 有传、平原相史弼有传、唐平原太守颜真卿 有传、明平原县知县王维藩 有传、平原县知县刘思诚 有传、平原县儒学教谕徐。佚名,或云即徐讲,然射圃祠堂碑记,亦不著其名,今无从考,祠记见艺文。国朝总督直隶山东河南兵部尚书李荫祖、总督直隶山东河南兵部尚书朱昌祚、巡抚山东都御使郎永清、巡抚山东都御使朱国柱、山东布政使苏弘祖、山东布政使陈极新、山东按察使吴毓珍、诰封资政大夫前分守山东济东道布政使司参议张尚、山东提学道佥事施润章、济南府知府罗文瑜。
乡贤祠,在戟门外右。祀乡贤十七人:汉大中大夫东方朔、大司农高诩、尚书成翌世、晋太尉刘寔、明刑部右侍郎任士凭、直隶平乡县知县耿儒、福建按察使赵焞、南京右都御使赠太子少保宋仕、以上俱有传。监察御史霍从教。国朝总督直隶山东河南兵部尚书李荫祖、总督直隶山东河南兵部尚书朱昌祚、巡抚山东都御使郎永清、巡抚山东都御使朱国柱、山东布政使苏弘祖、山东布政使陈极新、山东按察使吴毓珍、诰封资政大夫前分守山东济东道布政使司参议张尚、山东提学道佥事施润章、济南府知府罗文瑜。
乡贤祠,在戟门外右。祀乡贤十七人:汉大中大夫东方朔、大司农高诩、尚书成翌世、晋太尉刘寔、明刑部右侍郎任士凭、直隶平乡县知县耿儒、福建按察使赵焞、南京右都御使赠太子少保宋仕、以上俱有传。 监察御史霍从教。国朝福建驿传兵备道副使董振秀、以下俱有传。 浙江嘉湖道佥事张吉士、山西太原府同知任有刚、赠刑部浙江司郎中张永鏊、贵州安平道副使张自涵、莱州府儒学训导赵玮、赠左都御使董允祯、都察院左都御史董讷。
忠孝、节义二祠:国朝雍正元年九月,钦奉谕旨特建。一为忠义孝悌祠,建学宫内,祠中立石碑,将古今忠义孝悌之人,刊刻姓名于其上,已故者设立牌位;一为节孝祠,另择地营建,祠门外建大坊一座,将古今节孝妇女标题姓氏于其上,已故者设立牌位,每岁春秋二次致祭。今按:忠孝祠在棂星门内、名宦祠左,节孝祠在儒学门西,其入祠之人俱另详《人物志》。
(据乾隆《平原县志•学校志•学宫》整理)
王玉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