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已至,凉凉的空气中整个校园洒满了一地金黄,各位班主任都站在校园南边小操场的一角,看正在积极准备体操表演的自己的孩子们的训练队伍。
远处踏着沙沙啦啦的枯萎的落叶的声音,安老师过来了。他忽然指向这一地的黄叶叹气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个怎样的大男孩儿?
我也年轻过,大概也对他所谓的"愁"滋味也深有体悟。容若那句"我是天下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比较能形容那一刻的我的心情。
当那次误调工作来到了这里,当被身边的朋友或者是领导误解,当自己尚且青涩中,,只有自己明白自己的内心像是种了许多篱笆墙,别人走不进去,自己也飞不出来。那时自己的天空灰蒙蒙只有憋闷,还好,我做了那个能拔掉心中篱笆墙的人。
安老师的班级在二楼,恰逢那天吃过早饭经过。踏着楼梯一步步缓缓拾阶而上,"老师好,老师您辛苦了!"教室门外走廊口两旁站着两位身披大红绶带的男生,大声喊到。
无数次太忙的我,终于在又一个早餐路过安老师的教室以及办公室时,驻足欣赏。听学生说,原来披红绶带的孩子是在学习、纪律等方面做的不好的学生,被扣分以后,站在这里向来来往往上下楼的老师们问好是班主任给的将功补过的机会,如果"补"的好,还能再加分。是不是感觉这个方法很好呢?没有做蹲起、没有罚站、没有歇斯底里地呵斥,当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没有嘲讽、捉弄、伤害…
从后门进入教室,课桌上满是书,各种门类,例如:历史类《中国史纲》、诗歌类《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杂志类《读者》《意林》等。教室即是书房,我们都晓得安老师自己是个爱书且又爱读书的人,就凭这个底子,上课真的能四海八荒,纵横语文天地间。从与孩子的谈话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很喜欢上安老师的课,有一点是说"海阔凭鱼跃"的味道,嗯,如果非要用较为专业的术语说就是"知人论事",这应该是他的课的最大特点。
怨不得学生能在本期中段考试作文稚嫩的文字中提到他,有的更甚至一张纸卷上立下军令状说若干年以后要做一位如此这般的老师…即使孩子们还没有发挥出来的文采,那又怎么样呢?
孩子们还在安静中做题,瞥一眼教室那边几方充满绿叶的窗已被框成一幅画。
我站在高处凝视深秋的天空,看金黄粉饰的校园,落叶,飘飘,和着阳光的温暖渗透,我感受着生命轮回的季节,也会为眼前飘来飘去的落叶而感到生命的短暂与完美…但愿他黄叶的坠落是为了新的扉叶的诞生,但愿他更加繁茂与昌盛,但愿他能和着春天的泥土和江河丰盈着根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