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第四章 全班最优
作者引用《年度国家教育报告》,从中读到的却令人心情沉重。7-14岁年龄组中近35%的孩子读不出一个简单的段落,几乎60%的孩子读不出一个简单的故事,只有30%的孩子会做二年级的数学题。
这些数字令人十分震惊——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小男孩和小女孩们在自家的摊位或商店里帮忙,总能在没有纸笔的情况下做一些更复杂的计算,难道学校让孩子们变得不会学习了?
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问题?难道正如一些批评家认为,除非有明确需求,否则根本没有必要提供教育么?
教育的经济回报固然重要,但其他很多因素或许也不容忽视,比如我们对未来寄予的希望,对自己孩子的希望,以及对自己的孩子是否宽容。过高的期望加上信心的缺失,会造成十分危险的结果,如果他们放弃了,将永远不会发现这个孩子或许能取得好成绩。那些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绩,或是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家庭,一般都是精英家庭,最终会证实自己的“较高”的期望。
降低家长们的期望、注重核心能力开发、使用技术辅助或在必要时利用教师代替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孩子能能根据计划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发掘他们的能力,给予足够的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要想建立一个能够向每个孩子提供机会的学校体系,首要的一部或许是,认识到学校的服务对象是现有的学生,而不是他们可能想要的学生。
最关键的因素是关注基本技能并坚持这样一个信念:只要每个孩子及其老师付出足够的努力,他们就能掌握这些技能。这个信念同样适用于努力学习的成年人。那么接下来会有什么陷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