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长河的无尽流淌中,我常常感叹岁月的匆匆。从懵懂的 10 岁,到青涩的 20 岁,如今,30 岁的脚步也悄然临近。往昔的记忆如幻灯片般在脑海中放映,那些上学时在教室中死记硬背的画面,仿佛还带着昨日的温度,可回首间,却发觉已走过了那么长的路。这一路走来,有欢笑,有泪水,有朋友的离散,有亲人的永别,遭受过他人的轻视、谩骂与诋毁,也收获过夸奖与赞赏,从碌碌无为慢慢走向小有成就,一切都如过眼云烟,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最终只留下一抹淡淡的痕迹。
思绪飘回 20 年前,那时的我,应该正在读四五年级吧。家与学校之间,隔着长长的一段路。学校的早自习七点半就开始了,为了能按时赶到,我必须在五点之前起床。而奶奶,总是比我更早,在那三四点的寂静凌晨,当整个世界还被黑暗笼罩,她就已经起身,为我们准备早饭。
潮湿的气候使地面连同柴火都变得湿漉漉的,不管怎么点都难以点燃 在那昏暗且寒意弥漫的厨房角落,她瘦弱的身躯一次次缓缓地弯下腰去,她紧紧抿着嘴唇,腮帮子用力鼓起,使出全身的力气朝着灶口猛力地吹着。每一次吹气,都会伴随着一阵浓烟涌起,呛得奶奶眼泪直流,咳嗽声在那空旷的厨房中回荡。可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坚持着。
饭做好后,奶奶便会轻轻来到我的床边,叫我起床。而我,总是贪恋那被窝中的一丝温暖,故意让奶奶帮我找衣服、裤子和鞋子,其实,那些衣物的位置我又怎会不知,只是想多享受一刻奶奶的宠溺罢了。吃早饭的时候,奶奶会细心地将饭盒里的饭盛好,放进我的书包,那满满的一盒饭,承载着她对我一整天的牵挂。
冬日的早晨,天总是亮得很晚,而我又怕黑。于是,奶奶便会拿起手电筒,送我踏上上学的路。家里的小狗,也仿佛知晓我们的行程,欢快地跟在奶奶身后。那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芒,在黑暗中划出一道明亮的光路,照亮了我前行的脚步。奶奶的身影,在那光影交错中,显得格外高大而温暖。一直到天蒙蒙亮,她才会转身返回家中,继续忙碌那永远也干不完的农活。
奶奶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还教会了我许多生活的本领。洗衣服时,要先刷衣领,那里是最容易脏的地方;炒菜时,要先烧好油,这样菜才能炒得香;箜饭时,火不能太大,否则容易烧焦,缝扣子要用对角的方法,这样缝出来的扣子才牢固…
她还常对我说:“别和他们一样,不要和他们计较,放过他人,便是放过自己。生命何其短。”那时候的我,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深意,但随着岁月的流转,我渐渐懂得了奶奶的良苦用心。她用自己的一生,向我诠释了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善良。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奶奶已被病痛折磨得忘记了许多事情,但她却依旧清晰地喊着我和弟弟起床上学,叮嘱我们要好好读书。那一声声呼唤,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直地刺进我的心里,痛得无法呼吸。
我是如此庆幸,在我的生命中能够遇到奶奶;我又是如此荣幸,能成为她的孙子,被她视若珍宝。她给予我的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如同春日里最暖的风,抚慰着我心灵的创伤。这份爱,我会永远珍藏在心底,并让它一直传递下去,永不停息。
如今,奶奶已经离我而去,但她的爱,却永远活在我心中。我知道,无论在哪个世界,奶奶都会如在人间时一样,心怀善良与慈爱,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