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人好不好受不受人喜欢。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必须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样的观点,几乎是颠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我们评价一个老师的首要标准是他(她)是不是对学生好。而大村老师指出,这往往造成教师这个职业专业意识的淡薄,是应该警惕的。
作为一名专业人士,如果爱孩子,就要动用自己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想方设法的提高孩子的能力,这才是爱孩子、让孩子幸福的唯一方法。温柔的态度是需要的,但关键还是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强大的教学实力去真正提升孩子的能力。的确,对于中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专业能力,即便是温柔可人、与学生打成一片,也未必能得到学生真正的认可与尊重。所以,大村老师指出,作为一个专业人士,首先要不断的去学习,那才是老师对孩子的爱的表达。要为他们做好长远的打算——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正如她深情的表白:加强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让孩子们拥有灵活自如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便是我给予学生最深的爱。
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明白了吗”是我们的禁忌语。事实上,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问学生“明白了吗”“听懂了吗”,而得到的也往往只是个别学生的回应,这回应永远是正面的、肯定的。没听懂的学生永远也不会发声。而我们老师,则往往对这沉默的绝大多数采取选择性忽略。一旦面对“启而不发”“教而不会”的情况,自己不是也常常会大光其火吗?抱怨学生差劲、把责任推给学生,难得去反思自己的专业技术问题。这实际上是忽视了作为老师的专业性。“因材施教,将成绩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培养成对建设新时代有用的人,原本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这是无法推卸的责任。
大村老师还提醒我们:“如果认为只要努力的教,孩子就能学会,那未免有点过于乐观。”“心想事成”原本罕见,更不适用于工作。不要把人生看的如此轻松,认为所有工作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结果,有时候敷衍了事的工作会进展的十分顺利,而全力以赴的工作却毫无起色。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吧!而我们总是灌输给孩子“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价值观,的确如作者所言——“太乐观了”,有点儿像无用的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