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反应,表现为紧张不安、惊恐失眠等等。每个人每个阶段焦虑的东西也不尽相同,爱情、事业、家庭等等。在父母那一辈人眼里,二十多岁的我正是大好青春,应该没什么烦恼,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前一段时间正是撰写和修改论文的时候。很多同学的一稿都已经交上去了,我的还没有。(焦虑:★)鉴于大家的一稿都不怎么样,老师开了个会,说了一下要求,要求各自修改,修改后再上交。恰好开会时,我的论文写完了,我大概检查了一下,便志得意满的把一稿交上去了,结果问题很大,标题没有概括性,对人物的分类设置不合理等等。老师对于我的论文给出意见比较早,我就想着还有十来个人了,到我交二稿早着呢,便也不着急,悠哉悠哉的,想到论文那么大的问题,更不愿意动笔了,所以论文二稿一拖再拖。又开会了,老师点名了,我开始慌里慌张的修改。
周一写了一段(焦虑:★)
周二写了三百字(焦虑:★★)
周三写了一段(焦虑:★★★)
周四修改了第一部分(焦虑:★★★★)
周五组长问我啥时候交,我还有一半没修改。(焦虑:★★★★★★)
周六,已经来不及了,有了小时候明天开学,今晚疯狂补作业的感觉了,(焦虑:★★★★★★★★★★★★))论文第三部分草草了事。
交完之后,觉得自己改得还不错,跟朋友出去吃烧烤了。
第二天二稿被导师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导师的言语里满是失望和愤怒。我也觉得很冤枉,我也已经好好写了呀,为啥还这样。我去看了老师指出的问题,一些是我的不认真,病句不通顺,一些是我草草了事的第三部分,我觉得很委屈,然后就疯狂道歉,很卑微。在跟朋友倾诉时,我慢慢开始反思,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我受不了批评,觉得很委屈?因为我觉得我从小到大都很乖,学习还行,不顶嘴,很省心,我就是个好学生,不应该受到批评。这样的潜在心理,也是我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表现。从小到大的表扬,我从没有把它当做再继续努力的动力,而是当做了合格的标准,就是受到表扬就可以了,不用再做了。
为什么我努力了,结果却不是很好?因为我没有尽全力,高考没有尽全力,考研没有,论文我也没有,我都知道我第三部分是敷衍的,病句和不通顺是可以检查出来,可是我没有。这是我的论文,我的高考和考研,我敷衍了自己。我没有很优秀,也没有很垃圾,高不成低不就才是最尴尬的境地。
我现在才开始认识自己。
我的消极态度和焦虑来自于我的自傲与懒惰之间的差距。
我的效率低下是因为前期观望犹豫,中期的放纵,后期的抱佛脚。所以,我做的事结果总是潦草。
我的崩溃是因为把从小到大的鼓励性表扬没有当做继续前进的动力 ,而是当做了止步的标准。表扬听多了,所以我接受不了批评,受不了敲打。
我不优秀是因为做事遇困难暂时放弃,再做就重复之前的步骤,然后继续焦虑,放纵,最后没有时间只能抱佛脚,所以只能做到合格。
发现问题不是为了承认自己我就是这样,我只能这样,而是与自己作对克服惯性来解决问题。
所以,认真全力以赴的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很有必要。
痛定思痛之后,我修改了论文,上交,然后老师说:“可以定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