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读完才发现,小时候看到的事情,在书中都是有迹可循。

比如说邻居家以做小本生意出发,两代人经营,发家致富。一儿子去了香港,那时候很多偷渡。

比如说有一段时间,经常没电,那是上面神仙在打架,

比如说香港回归、价格战,比如中国制造、等等。

书中从1978-2008讲述三十年期间发生的重要人和事,而今又快要十年过去,互联网改变了金融,房地产却是一边那么热,一边出现空城。

一、中国目前好像还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家

1、改革时间还短,世界级的企业家还在培养的路上。从前的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企业家必然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把握方向的人,不存在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

2、全球化,一带一路,是机遇也是挑战。

3、进入500强的国有企业,大都是垄断行业,在上市之前已被外资入股,收益高,资金外流。但建立在垄断上的,换之处于全球化进程不知道有没有竞争力?

4、一些认为是国货的企业,其实已被外资控股。例如,中华牙膏不是中国的,大宝是强生的,娃哈哈不是民族品牌,有些软文广告还是以国货自居。对于此类国货不知如何评价。

5、会不会有一种情况,你是企业家,你发展了这家公司,但你没控股权,就好中国人创造了某某节日,但对不起,已被他国申遗了。

6、品牌竞争力?

7、有没有世界级的企业管理理论?

二、成本与智能

当master狂胜60局,当英特尔推出计算卡用于智能家居,当百度大脑登上《最强大脑》舞台,未来生活好像有点不一样。

在90年代,家电企业还在打价格战内耗时,美国因为日本制造,转而发展技术专利。

早期中国劳动力优势为外企代加工,中国制造是物美价廉。但是大多数没有利润与技术含量的中国制造产品变成了不是一个质量过硬的品牌,。随着全球化,外企迁厂东南亚,中国人中老龄化,以前的优势变劣势,特别是你还没核心技术,连做个电饭煲都要付专利费。

罗胖在跨年演讲上说未来智能机器人可能替代40%多的工作岗位,技术发展改善成本控制,人口优势不能单纯的体现在机械劳动力和脑力上。如果那时候,你还能看到,你又在做什么工作?

不知道中国未来哪个行业会出再世界级的企业家,是互联网,还是房地产,或者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82年 国家通过政策限制民营经济抢占国有经济资源 国家也经历过不断探索的过程,少说多做、多实践 义乌学习其他地...
    籽薯君阅读 4,788评论 0 0
  • 我用二八读书法读了这本书。 预览阶段:对这本书,我拿到手后,先是看了看书的封面、封皮和书脊,知道这本书要说明的核心...
    Captain_Yan阅读 7,419评论 3 3
  • 有一种爱叫放手 邓永娟 1 事情起因很简单,孩子中考完了,在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她们班的孩子在微信群里策划外出旅...
    邓永娟阅读 2,087评论 0 2
  • 【论白天睡多了的坏处。。。只是突然想起他,可是我现在很好,真的很好】 【大概是放假回家乡和初中高中的闺蜜约约约】 ...
    小壳纸CC阅读 3,2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