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天我花费了大量时间看完了电视剧《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
梁晓声是我们那个年代非常熟悉的一位作家,他的文字大多是写知情的,因为他有这段经历,他们那个时代的作家都对这段痛苦的经历描写得栩栩如生,当时叫做伤痕文学。
当然,那个时代的作家,现在仍然坚持写作的且能写出畅销书的也只有梁晓声,其他的例如余华和莫言,现在作品也很少了,只有刘震云与时俱进,仍然有不错的作品问世,不过从热度上看远远不如这次的《人世间》。
我还没有看小说《人世间》,只是在微信读书放到了书架上,电视剧太精彩了,小说可能也错不了,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小说常有影视剧难以触及的地方。
这部作品常被拿来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相提并论,《人世间》也是这样宣传的,《平凡的世界》写大时代里农民的生活变迁,《人世间》写大时代里工人的时代变迁。
路遥熟悉农民生活,梁晓声熟悉工人生活,实际经历决定了作品类型。
《钢铁、枪炮与细菌》这本书独辟蹊径,发现了世界各地文明演变的根本原因不是人,而是地理位置。
《现代化中国》李录用我们熟悉的语言表达了相似的内容。
地理位置决定了文明的演变。
社会中的人似乎也是这样,时代决定了人,人们随着时代慢慢走过,被时代改变,随着时代变迁,人的挣扎似乎没有什么用处。
放到整个宇宙尺度看,人根本不算什么,甚至整体人类都不过是宇宙中的原子重组,人类内部的悲欢离合也只不过是宇宙的一瞬而已,但是人类存在的这一瞬中每个人都在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人世间》和《平凡的世界》这类作品就是这其中的意义。
人活着的任何意义都是自己赋予的,有没有价值只看自己,和其他无关。
梁晓声的作品我读过很多,他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真正的坏人。
里面的人仔细看来都不是太坏,甚至有的都不算是坏事,即使曾经干过坏事的人也受到了严重的惩罚,例如骆这个人。
梁晓声作品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始终存在。
这一点是不符合现实的,现实中根本就存在善恶之分。
善恶是人类自己给出的定义,本身就是主观的。
小说作者大多是感性的人,也就是相信世界是有意义的,而且意义很重要,村上春树的作品也是如此,几乎找不到坏人。
这些作者一般本身也是善良的人,当然善良也是人的主观定义,他们根本写不出坏人,别说写,根本想都想不出来。
好的小说人物是自己走出来的。
人物在小说中有了灵魂,人物的选择都不再有作者指引,而是脱离了作者,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人世间》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
作者按照自己的好恶让小说人物选择,这种作品一般不给人真实的感觉。
就像周家老三如果对父母的偏心不做出反应,这反而会不真实,因为这不像是他。
就像周家老大在老三住监狱的时候不会出手相助一样,这才是这个人物的真实选择。
不过本书也加入了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案例,例如老姚自首,按照老姚的性格,这人应该不会自首的,除非各种证据确凿,不得不为。
再例如老三向老大借钱,周家老大需要八万元居然要借钱,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即使按照当时的工资水平,按照人物设定老大当官清廉,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就可以了。
我经历过九十年代,当时我的父母都是农民 ,父亲出去打工,一年收入大概是2万-4万元。
周家老大是厅级干部,妻子是省级主刀高手,工资水平估计每年三万元是有的,两个人加起来至少六万,吃住在丈母娘家,几乎不用花钱,也没有孩子,几乎没有生活支出。
这样算来,两人有二十万元的积蓄按说是没问题的,但是居然要向外借钱,当然两人当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不过医疗方面市长级别几乎花不到钱的,这有些脱离实际了。
当然,这些都是吹毛求疵,作者也不可能各种生活都经历过,也不可能在财务方面有那么多的了解。
总体来说,我给这部剧打满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