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舟:像翠竹那样生活

黄小舟身上,有着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元素。比如他能讲一口地道的皖北话,你很难相信这个人精通多国语言,并曾代表国家利益,在风云莫测的国际市场里锱铢必较,又收放自如。


    黄小舟:像翠竹那样生活


比如他毫不起眼的衣饰,随意而朴素,初看颇像是某所中学的语文教师,让你难以相信实际上他是一位坐拥不菲资产的的世外寓公。


还有他魁伟的身姿,硬朗的眉宇,干练的手势,你很难相信他是一位才情激扬的书画艺术家,大隐隐于市,江淮一枝竹。



黄小舟外出找竹或者兰


他看起来并不像他的朋友们那样炫目,如果有朋友聚会,他一定是桌上发言最少的那位,如果需要合影,他总能给自己找到极不起眼更不抢镜的位置。


回答所有问题都语速缓慢,语调很少起伏,结尾喜欢加一句:你觉得呢?

 

媒体描述对他的第一印象,常用谦逊、温和、低调这一类词。高龄美学家邻居郭因先生形容黄小舟攻竹有几处极为传神:


小舟画竹师古人,师自然,师内心。

刻苦、奋发、痴迷。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要做就做最好。


黄小舟在协调着什么


黄小舟攻竹有股死磕的劲儿,跟他的二十年外贸生涯颇为相似。值得一提的一个细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黄小舟就读安大外语系。


1986年,大三学生黄小舟开始画竹,迄今为止,无一日中断,平均每天画竹30幅以上,节假日更多。


也就是说,整整33年,黄小舟画了十万幅以上的竹子,这是一组令人发指的数据, 除了少量作品留存,其他都进了废纸篓。以每刀宣纸2.5公斤(净重)计算,黄小舟攻竹三十三年,耗去3000公斤以上宣纸。


你这样计算肯定有出入,因为在德国,我用过一段时间的报纸,在万竹阁三楼工作室里,黄小舟坐在我对面,一边倒茶,一边笑着纠正我。


看上去这个人有点害羞,哪怕你绕个弯子表扬他。


黄小舟的某个画展


关于万竹阁,我闹出一个令人发指的笑话,那天下午黄小舟在泡茶,我临时起意,代表文盲检阅万竹阁,绕到书法家陶天月题写的万竹阁匾下时,我定住了, 环抱双臂,朗朗念道:  升…竹…园,这幅字写得好牛逼呀黄老师!


当时的黄小舟正在冲泡我带去的太平猴魁,只听噗嗤一声他乐了……万竹阁,他充满好心地坏笑道:过来喝茶。


1965年,黄小舟出生于皖北萧县,父亲是一名剧作家,当年的《西楚霸王》曾获安徽省电视剧创作一等奖,母亲是一名教师,1984年的黄小舟就读安徽大学外语系,1986年起,开始临摹郑板桥和石涛的兰竹,至今未有间断。


黄小舟的竹还有兰


黄小舟的万竹阁也叫澄园,坐落于琥珀山庄别墅群的最外围,远远看过去,岿巍沉穆,像是闹市里的一处寺庙,门口的公共绿化带,有黄小舟亲手栽植的一大簇竹子,他说那簇竹子是他辗转找了绿化处的朋友,说了很多好话才被允许栽植的。


这样的景观在合肥老城区确实少见,院墙上挂有几块干净的铜牌,分别是萧龙士文化艺术研究会,安徽绿色美学学会绿色书画院,还有什么我忘了。二楼是这些单位的办公场所。三楼属于他自己,黄小舟工作室。


走廊和院子里,随处都是兰草和翠竹。


坐在万竹阁三楼的落地窗前,春日暖阳透过窗纱,在黄小舟身上投下一副斑驳的图案,经常会有一些朋友来我这里喝茶,老中青几代艺术家都有。


最近他们都挺忙, 黄小舟顿了一会,又笑着对我说,来我这里的不一定都是书画家,也有作家,编剧,还有摄影家,他们喜欢这里,我自己更喜欢。


黄小舟在亚明艺术馆


问他是怎样走上艺术道路的,黄小舟说萧县是中国的书画之乡,妇孺翁妪都能来几笔,个顶个且都不俗,自己就这样顺理成章被熏陶了。


黄小舟说话有股厚重的皖北腔,说到兴起时哈哈大笑。


谈到艺术品市场时黄小舟的感触颇多:艺术家融入市场的首要问题,应该先融入生活,融入百姓,让老百姓知道你再谈卖画,这样你才能水到渠成。


我反对中国画艺术阳春白雪化的故弄玄虚,它就应该是大众的,特别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梅兰竹菊,就更应该和麻将棋牌那样的娱乐文化让她们千秋万代,家喻户晓。现在问题是,有些人还没画几天呢,就去拍卖行搞虚假成交……


黄小舟边批评边稍带宽容地补充道:哈哈哈哈,算了还是不说了,这个时代很浮躁,大家都不容易,他的语气显得这事挺不合理但又让人很无奈。


黄小舟在接受安徽台采访


我为什么画竹子? 因为喜欢啊,竹和我的心意一致,我感受的竹文化和我受到的教育熏陶是一致的,竹文化精深宏大,非一朝一夕能入其门。


古有一生兰、半世竹之说,从墨竹画的诞生算起,历代都有画竹大师,或者说是专门画竹的大师,如文同、柯九思、李衎、夏昶和郑板桥等,他们一辈子几乎不画其他东西,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墨竹本身的文化内涵巨大。


为什么苏东坡会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文化上竹承载着太多的符号:虚心 、劲节、格调、不畏风雨,四季常青等。实际上我画竹之外,也画兰草和其他。


继承了父亲对艺术的严谨精神,黄小舟三十三年如一日,默默画竹,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历朝历代的人,随着需要,会出现很多所谓的创新,你看现在的作家,基本上不用手写作品了,摄影家也用不惯海鸥相机了。


过去的艺人,像周信芳梅兰芳那样的,要唱大半辈子才能红,现在互联网每个月甚至每天都向外生产着数不清的网红,以前人们从萧县到北京,坐船骑马也得个把月时间,现在几个小时就到了。


这个时代,你让潜心从事传统书画创作的人怎么办?画竹子要有持之有恒的决心和毅力,要耐得住寂寞 。


黄小舟的兰还有竹


方家有云:兰竹最难,出手立判高下。黄小舟为此独辟蹊径,理解为做人格调的高下,画兰竹须先立人,心正则笔正,没有好的人品,就不会有好的兰竹。


在《黄小舟兰竹画选》里,有一篇他自己撰写的后记(享受兰竹带来的快乐):我有一个侠士梦,我选择画竹是释梦,竹子的刚烈、挺拔和劲节,恰似伴我多年的侠士梦,我画兰也是在释梦,因为我即使做不成侠士,也不想跟世俗同流合污,在翠竹和幽兰的氛围里,寻求我内心的安宁。


在友人的眼里,黄小舟是个义士,胸襟傥荡,仗义疏财,急他人之所急,敢为人两肋插刀。


早年的经商生涯,黄小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这让他不被世俗困住的同时,还能经常性地资助他的朋友们。

师友们写给黄小舟的鼓励和关爱


如他所言,这个时代是浮躁的,优雅的环境,宽裕的生活,才能使艺术家安定下来,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稻粱谋,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但这显然不太现实,残酷浮躁、奔流不息的时代大潮里,绝大部分艺术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黄小舟在佛山(嗯,我想起了黄飞鸿)


这里我们只能说,黄小舟在这方面做得相对成功,他是幸运的,是个案。因此保持住了自己做人作画的独立性。


在未来,黄小舟会因独立而受到更多的尊敬。但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财富和梦想。



黄小舟VS半亩秋山


半亩秋山:您多次提到郑板桥和石涛,谈一下您对他们作品的理解。

黄小舟:石涛和郑板桥是清代两位墨竹艺术的集大成者。石涛是一位天才画家,他对物像的写生、理解和艺术创造几乎都是前无古人的。石涛对事物观察的深刻,感受, 值得我们每一位后学者揣摩。郑板桥则是对现实中竹子给予提炼、艺术加工最成功者。他把诗书画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后人无法超越的典范。


半亩秋山:讲一下您与萧龙士艺术研究会的渊源。

黄小舟:我是萧县人,和萧龙士大师是同乡,萧龙士的名字在我们家乡可谓是妇孺皆知,我们家乡也因为他的影响成为书画之乡。我也因此走向喜爱并从事书画之路的。 我的绘画道路也是从临摹古人画册和萧龙士画册开始的。 我的绘画过程也受到龙士门下许多弟子的指点和帮助。我也因此参与和组织了萧龙士艺术研究会的工作和活动。比如最近2015和新安晚报联合庆祝萧龙士先生 126年诞辰纪念活动等,安徽省政府牵头建设的萧龙士艺术馆即将在滨湖落成开馆,我现在是萧龙士艺术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半亩秋山:当代画竹大家您推崇谁,您对外界评论给予您的江淮一枝竹怎么看?

黄小舟:北有董寿平,南有卢坤锋。两位先生均可以同古人抗衡,我们安徽有徐子鹤、黄叶村、张建中等先生,均为画竹大家。我在学画竹子的道路上, 都曾受过他们的影响。外界称我为江淮一枝竹,最初来源于文化老人牛耘先生,他在一篇文章中把我也列为安徽的画竹高手。我知道这是老人抬爱我,我需要继续努力。


半亩秋山:请问您怎么看待养生?

黄小舟:甭管什么朝代,养生从来就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话题。大国崛起了,生活富裕了,身体里的毛病却不疾不徐地多了起来。工作超时、作息不规律、食品不安全、空气污染、电子辐射……无数的医生在唠叨:少喝点酒,少抽支烟,可又有哪个病人听得进去?除非他又病了,甚至第N次病了,他们才会对自己好一些,在养生方面自觉一点。从伤不起到被养生,现在人人都在谈养生,可又有谁在养心?


黄小舟的师友团


延伸阅读:

黄小舟,又名博约。


1965年出生于安徽萧县。擅画兰竹,其墨竹崇尚文同、苏轼、柯九思、吴镇、石涛、郑板桥等文人画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展览、并参加国际交 流。先后被国内文化机构以及德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巴西等私人机构收藏。


出版有《博约墨竹欣赏》、《博约兰竹选集》、《黄小舟墨竹选辑》、《黄小舟兰竹画选》、《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经典——黄小舟卷》、《三僧夜画——郭因尹沧海黄小舟书画雅集》、《竹韵清谭·黄小舟画竹评论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黄小舟卷》等多种画册。


黄小舟现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员,民盟安徽省书画院理事,安徽省绿色文化绿色美学学会绿色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萧龙士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安徽省收藏家协会书画专委会艺术顾问,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


黄小舟的某个画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25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75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68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96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15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52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0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6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88评论 1 30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0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6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51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8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0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4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5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竹子不像松树那么健壮 但它即使在冬天也是绿色的 有足够的抗寒能力 但与松树不同是竹子是空心的 竹者,虚心直节 历来...
    云上文化阅读 1,274评论 2 2
  • 湖州竹派 在中国“文人画”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取松、竹、梅都可傲凌风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现人格品质和...
    郑辉贤国学艺术阅读 1,830评论 0 11
  • 早上接到杨哥的电话,说他家有好多的水,问我在不在家,看一下水有没有漏下来,我还在西江的赶回来,房顶有被漏水的痕...
    文铸颍阅读 222评论 0 4
  • 70) 不要试图让下属只是顺从你,而应该与下属互相理解。你的目标是理解真相、共同进步。如果你希望被顺从,不管是自我...
    财才阅读 166评论 0 0
  • 七律·高一同窗聚会记趣 @剑安(笑独行)[诗] 少年疏别白头归, 谈宴不知谁是谁。 异性乐观神气足, 同窗臆想大龙...
    笑独行阅读 1,140评论 12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