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四月,色彩可谓是异彩纷呈的,工业路上的羊蹄甲绽放得如梦似幻,金山大道上的木棉花正灼灼热烈地伫立枝头,花海公园的百花齐放,而一些落叶树此时正乐此不疲的用金色的落叶点缀地面。
在这最美的季节里,我们有幸相聚在一起,聆听专家的讲座,开展同伴的交流学习。
组名:在榕一方
组口号:六方朋友齐相聚,共享榕城四月天。
组队歌:老师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相聚榕城下,春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奔着学习来。
通过短短的四天培训,我们感触良多,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赤子丹心和团队力量。
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快的成长,就应当做个有心人,怀揣一颗赤子的丹心,积极投身教学研究,积累案例,及时反思,并诉诸笔端。
石修银老师就是一个极具赤子丹心的人。听完他的《寻绎优秀作文的品质》,我们会深深被他的“有心”“用心”“真心”和“慧心”所折服,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在提升学生作文品质方面的策略,用丰富翔实的实例阐释了如何写好凤头豹尾,如何让选材言之有物,如何确定与提升主题,如何让语言亮起来,如何利用痛感理论快速的构思文章等等,这些都能很好的启发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石老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一扇作文教学之窗,让我们领略到了窗外的无限风景。
只有拥有一颗赤子的丹心,方能渡己渡人。而要想专业水平提升得更快,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同伴的互助。只有同在共行,方能在教育教学之田上开出绚烂之花。
陈曦老师由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小学校长,再到省教育学院的教师,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她的成长历程可以概括为:自我成长——助人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二次成长。“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陈曦老师告诉我们要一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创建出优质的团体。
难以忘记吴敏老师用游戏的方式,让来自八闽大地的我们打破了陌生的坚冰,迅速融合在一起。搭建高塔,同在一个圈等游戏,很好地诠释了团队力量的无穷。
其实 ,不管是吴敏老师的《破冰之旅》,还是石修银老师的团队交流合作完成《答谢中书书》的教学设计,或者是陈曦老师的《学校教研文化的构建及教师队伍的引领》,亦或是卢永霞老师、陈朝蔚老师和缪建峰老师的有关教研组、集备组、校本教研等建设和研修的讲座,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离不开团队的构建和团队的力量。只有大家同在现场,共同行走,同心同战,默契配合,分工合作,取长补短,我们的教学之路才能走得更畅,走得更远。
一次培训,最重要的收获,我想应当是在于:让我们从未知到知晓,从旧知到新知。卢永霞老师关于观课议课的讲座,改变了我们以往听课评课的观念,观和听的不同,议和评的异处,引导我们重新定位自我的角色。这样的观课议课,才能促进上课者和观课者的对话与思考,才能实现共同提高专业素养的目标。
实践出真知,知从做中学。陈朝蔚老师谈到“实践+反思=成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经验,而后再实践再反思,唯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我们的素质,让我们逐渐地成长,变得更优秀!
集众人智慧研磨优课。卢永霞老师的“双亮”评课,缪建峰老师的校本教研形式与策略,都强调以一堂课为例,采用不同切入角度,不同策略研磨好优秀的课。这样集众人智慧力量一起挖掘课堂亮点,听课者亮出自己的招数,带着任务先赏识后批判再重构,通过这样听评课,促进教学反思,集思广益,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次省内培训,有专家引领,促进成长;有理论指导,点亮思想;有案例分析,助推实践。感谢各位老师的周密安排与智慧引领!
最后,我们小组想用几句话结束分享,也借此和大家一起共勉:做一名有情怀的语文老师:内心有对学科的真挚的热爱,有着对未来执着的信念。语文不是一篇课文,一本书,语文是一种感觉,一种能力,更是一份情怀。丹心一片铸师魂,同在共行做教学。
林静老师代表我们组上台发言交流。
一路走来一路香。
四月,榕城的花儿格外香,香得暖人心。